延迟退休方案传来后,60后女性松了口气

延迟退休计划早在2023年就被提出,但今年的人口结果并不乐观。 未来劳动力的发展将呈现逐渐短缺的趋势,因此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但当延迟退休计划公布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女性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会“完全”错过它。 那么第一批延迟退休候选人会是谁呢? #
1.延迟退休
早在2023年,就有消息称将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可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计划并未正式实施。 不过,推出3年之后,很有可能会在2023年实施。今年就宣布实施了。
#
网友纷纷猜测该计划推迟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延迟退休计划具体政策的制定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无论有多少困难,当今年我国人口出现60多年来首次下降时,延迟退休就必须提上日程。 #
有关部门在综合分析我国复杂的劳动力市场后,制定了逐步延迟退休的政策,并准备了20年的过渡适应期。 根据最新的退休政策规划,到2055年,男女统一退休年龄为65岁。 #
这个计划的政策一公布,至少让1960年代出生的女性松了一口气,因为根据规定,在她们这个年龄段,将继续执行老政策,也就是退休政策。 50岁以上从事普通工作。 因此,他们不需要延迟退休,而是可以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过上轻松自由的退休生活。 然而,对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男性,尤其是1965年代出生的男性来说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4年公布,他们可能只是搭上了新退休政策的首班车。
#
2、为什么要实行延迟退休? #
或许很多人还在疑惑,为什么在大家都强烈反对延迟退休的情况下,政策还要执行呢? 这主要是由社会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社会规则。 当然,任何政策改革的初期,通常都会有强烈的阵痛和反对,但只有坚持执行之后,你才会发现延迟退休利国利民。
1.严峻的人口形势
#
今年,我国在保持人口增长61年之后,将首次出现总人口下降,出现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持续增加,成为社会的主要人口构成。 这将导致未来社会劳动力严重短缺,同时国家的养老金压力将急剧增加。 #
面对老龄化社会和出生人口不足的严峻挑战,只有延迟退休才能缓解养老压力,减少新生儿人口不足造成的劳动力短缺的影响,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2、平均寿命显着提高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40岁,60岁退休政策自1951年实施以来,已经稳定执行了72年。不过,在这72年里,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有了显着的发展,因此全国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7岁。
面对平均寿命的大幅增长,继续实行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的规定有点不合适。 尤其是女性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男性,50岁就退休,尚属中年,将是对宝贵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 因此,根据最新的延迟退休计划,男性和女性很快将实行共同的退休政策,即65岁退休。 #
3、参照发达国家的退休模式。 #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退休年龄达到65岁,日本的退休年龄甚至可以达到70岁以上。 这些国家的退休政策为我国延迟退休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新生儿严重短缺。 这与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非常相似。 当这些国家面临养老金和劳动力短缺的巨大社会压力时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4年公布,他们就会调整退休年龄。 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平稳过渡。 #
4、社会稳定的需要
如果继续实行60岁退休政策,大量劳动人口很快将面临退休高峰,这将瞬间压垮现行养老金体系。 错峰退休或延迟退休的本质是让每个人顺利有序地完成退休流程,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份退休金,否则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没人能领取养老金,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三、结论 #
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延迟退休政策需要兼顾各方面。 这或许也是其不断被推迟、无法实施的重要原因。 不过,延迟退休政策将于2023年正式公布,但国家也给大家预留了20年的适应时间,以保证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