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岗拓岗再加力,就业服务不断线,多地多部门护航毕业生就业

继续开展大规模招聘,拓宽就业渠道;深度挖掘就业供给潜力,促进扩大就业;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多地多部门加大力度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保驾护航,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空间。 #
湖南省国资委近日在中国人才招聘网、全国人才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对于今年还没有决定去哪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
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杨晓宇介绍,目前,湖南省监管公司已招收2022届应届毕业生3000余名,与去年持平。本轮暑期招聘将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新增就业岗位3158个。新增职位后,职位数量将比去年增加一倍。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从部委到地方政府,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
开展大规模招聘,拓宽就业渠道——人社部频繁组织数十万网上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近日,国家级经开区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组织国家级经开区575家企业发布约2200个岗位、约16.4万条岗位需求。 #
政策职位的招聘正在加速。今年,“特岗计划”招收6.7万人,“西部计划”招收2万人,“三拥一扶”计划招收3.4万人。城乡基层就业广泛开放。截至目前,全国共公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8.2万个,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 #
“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稳定就业、鼓励就业——有关部门将对招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社保补贴、免税和一次性就业补贴。同时,加快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招补贴政策。 #
深挖就业供给潜力,促进扩大就业——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今年招收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多。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将当前就业需求与先进后备人才结合起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教育部组织千家企业进校园活动,要求全国高校“一把手”带头走进企业找工作,为毕业生找到更多就业资源。 #
在地方层面,湖南省国资委要求企业进一步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多地多部门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牵头招收高校毕业生。江苏建立了民营企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挖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服务外包等民营企业不少于20万个就业资源。
#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等年轻人提高就业能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启动了招募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计划。全年招聘岗位实习生岗位不少于100万个。 #
加大对失业毕业生的就业支持力度,通过“一人一策”提供持续在线救助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英日前表示,将开展失业毕业生服务综合行动,对失业毕业生实行全民联系、实名制服务,开展结对帮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帮扶,提供“一人一级”“终身一策”的特色服务。 #
对于愿意找工作的失业毕业生,我们将提供1次免费职业指导、3次工作推荐以及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实习机会;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咨询辅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湖南、江苏等地打出了“组合拳”就业创业援助。
#
张颖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服务高校毕业生高频事项,实施就业创业“一揽子计划”,推出基层就业、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培训实习等,并集中落实免税、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补贴等政策,确保高校毕业生及时足额享受政策红利。
#
“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促进措施不断完善和加大多地多部门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和高校也努力打通供需渠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稳定就业。”复旦大学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过,他也指出,短期内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对此,一方面要搭建大学生就业云平台,线上线下联手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高效匹配;另一方面要更加精准就业引导。对贫困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
#
中长期来看,随着新产业不断涌现,一些新的职业需求也随之出现。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需求。姚凯认为,要加快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深化产学研融合,组织新兴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实践实训等活动,加强适应和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需求。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企稳回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显着,就业质量有望扩大。深挖多地多部门就业资源,提供务实细致的就业指导服务,也将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