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克英语:我吃过了用英语怎么说?这样表达才礼貌

中国是个礼仪之国,无论在哪里见面,人们都会说几句问候语。比如在餐桌上遇见熟人或熟人,对方会问你:“吃饭了吗?一起吃饭好吗(只是问问,并不是真的请你吃饭)?” #
我们通常的回答是“我吃过了”,可以说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习俗,所以想考考大家“我吃过了”用英语怎么说?
#
如果你用:我吃饭?那就不太对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不礼貌的回答~
我吃過了!
#
“I ate”的翻译涉及到英语时态的问题,如果你把它表达成“I eat”,其实就是典型的中国英语,同时你也没有考虑到时态的问题。 #
这句话的重点是“吃了”,表示“吃”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了。然后又强调了它对现在有影响,所以我们翻译的时候要用现在完成时,也就是我吃了already是什么意思already是什么意思,这才是地道的、正确的表达! #
例子:
我可以吃掉一匹马/一头牛 #
除了用“be”来表达极度饥饿之外,外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用下面两个英语俚语来形容饥饿。 #
第一个是“I can eat a horse”,第二个是“I can eat a cow”。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一个能吃马,一个能吃牛。众所周知,牛和马都很大。所以外国人用它们来夸张非常饥饿的状态。
#
不吃鱼
#
这里的“eat no fish”其实是英文“eat no fish on”的缩写,首先它的意思和鱼无关,其次它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忠于政府的人,诚实的人。
#
但这和星期五有什么关系? #
原来,西方宗教的“三十九条信纲”里有一条规定:天主教规定,星期五不吃肉,只可以吃鱼。
#
伊丽莎白一世为了划清自己和天主教的界限,规定星期五不能吃鱼,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不吃鱼,以表示对政府的支持。
“不吃鱼的人”就变成了“忠于政府的人”,后来又引申为“老实人”~
“品尝”不是“免费吃” #
当说到“品尝”时,有些同学可能会直接把它翻译成“免费吃”,这显然在语法上是不正确的。 #
形容词应该修饰名词,所以如果改成“免费吃”,还可以,但是强调是完全免费吃,而不是品尝,也有些不合适。
#
可以直接用来表达品尝的意思哦~
#
另外,购买化妆品时获得的“样品”也是如此。 #
您可以品尝多种烘焙食品,还可以带很多饼干回家。
#
结尾
你还知道哪些与“吃”有关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