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一中 2005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解析

你真该好好想想,你这样做难道不觉得惭愧吗?B.一些地方的执法人员对家庭暴力缺乏法律意识,以“清官难断家事”的俗语,把家庭暴力排除在“法”的管辖范围之外,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制定和实施。C.地方水土养育地方人,人才辈出,变革的秘诀在于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D.不可否认,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没有纯净的空气可以呼吸,买水之后,买空气也会进入我们的生活。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句子是A.他在学校组织的除夕晚会上指挥演出《黄河大合唱》。你看,他衣着潇洒,举止沉稳;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神手势协调和谐,好一个指挥家的风范。 B. 不知道报道和夸大此事的记者、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扩大报刊的销量?还是他们肯定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C. 总之,美国如果在伊拉克得逞,从短期看石门一中高考,可能成为国际棋局中的“最大赢家”;而从长远看,海湾地区又将出现新的矛盾,美国将面临新的更大的麻烦。 D. 他经常用“蚊子咬泥佛(误看错对象)”这句寓言,幽默风趣地批评那些不重视调查研究、指挥鲁莽、办事马虎的同志。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含义明确的是A.随着铁路客运高峰的到来,火车站门口悬挂着“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乘车”字样,提醒人们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
B. 昨天从你那里拿的语文复习材料没用了,明天有时间再还给你。 C. 《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一条龙”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制度,包括工伤报告、治疗、康复、伤残评定、结算等,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雇主和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 D. 非典的可怕之处在于传染性极强,没有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体系,实施有效的救治。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10题。 过去我们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当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时,其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发展水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单一的,相反是多元一体的,辽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位于辽西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红山文化遗址石门一中高考,其中心有一座女神庙。在女神庙发现的泥塑残片中,人物形象是最多的,有大有小,有老有少,或双臂张开,或屈肘握拳,构成了一组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女神像群。这些形象有的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上的权贵,有的可能是受人崇敬的祖先。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艺术高峰,那么牛河梁女神像则可视为中华文明曙光时期的艺术高峰。 #
尤为让人兴奋的是,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式红山文化建筑遗址。这座金字塔式建筑范围约1万平方米,结构为圆形阶梯式夯土石砌体,规模庞大,基座直径达100余米,残高20余米,顶部堆放着大量坩埚碎块,中央夯土中埋藏着一具骨架。巨大的巨型建筑,仅夯土就达10万立方米,巨石不计其数,难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从遥远的大山中运来这些巨石的。以至于一些外国学者在实地考察后,惊叹红山文化堪比埃及金字塔、印度河流域古摩亨佐—达罗文化,堪称世界级的发达。牛河梁发现的金字塔,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金字塔。 这里出土的精美玉雕也赢得了世人的不断赞誉。特别是玉猪龙形饰物,呈兽首形,卷曲如环,整体平整、厚重、光滑,体现了红山人独特的制玉水平。从考古资料看,玉猪龙形饰物并非只在牛河梁遗址发现,早在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三星塔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就出土了一条大型玉龙,龙身呈C字形,高26厘米,具有猪头形特征。过去学界根据文献记载对龙的形成有不同的看法,有蜥蜴说、鳄鱼说、以蛇为主体的多种动物组合说等。红山文化玉器,从实物出土来看,似乎是猪头与蛇身的结合体。 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发现,使人们将猪的形成与龙联系在一起,有专家认为,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是当时社会某种等级制度和权力观念的象征。 #
从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感觉到燕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达程度并不逊于黄河、长江流域,出土的文物以铁证如山的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摘自《中国地理速读》) 7、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传统观点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 B、红山文化的重新发现,表明中华文明起源不是单一的。 C、文章认为,中华文明起源虽不止一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 D、文章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辽河流域。 8、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红山文化“发展程度高”的解释。 A.女神像中有些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权贵,有些可能是受人崇敬的祖先。B.牛河梁女神庙内的泥塑人物形象最多,而且栩栩如生,栩栩如生。C.难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从遥远的深山里把“金字塔”建筑工地所用的巨大石料运过来的。D.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雕,赢得世人不断的掌声。9.关于红山文化玉猪龙形饰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玉猪龙形饰物呈环状,根据其质地、大小可辨别当时佩戴者的社会地位。B.玉猪龙形饰物并非独一无二,文章说在红山文化遗址以外的内蒙古地区也曾发现过。 C、玉猪龙形饰物扁平、厚重、光滑,体现出红山人民非凡的玉器制作水平。
D.玉猪龙饰物的发现,使我们对龙的形成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否定了以前的所有理论。 10.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牛河梁女神像因形神兼备,被视为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艺术高峰。 B.红山金字塔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古文化相媲美,说明红山文化受到了埃及、印度等古文明的影响。 C.文章介绍了1971年内蒙古三星塔拉村出土的碧玉龙,只是为了说明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并不是孤例。 D.从红山文化金字塔的建筑面积、建筑规模以及所用建筑材料等来看,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第三部分(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吕相,字世卿,初任藏书楼左郎。后来昭明太子听说吕相的事迹,便邀武帝一同出游。昭明太子敬重老人,相母将近八十岁时,他与孝陈、傅昭、吕高等每月都派人来看望,并给她送来额外的衣服和美食。相母经常心痛,太医开了三升小米糖浆。当时正是冬天,太阳快落山了,他四处寻找,却找不到。忽然,一位老者找上门来,愿意按照药方的量买糖浆,想还给他,但没有还清。他想相相孝顺,后来做了太子的管家,掌管档案,因母亲着急,便辞去了职务。 项氏已年五十,又违反礼仪,太子忧心忡忡,每日派使者警告。中大通七年,项氏出任鄱阳内史。此前,郡守咸宇聪以药修道,常进山采药,在地中发现五色幡和一枚石印,十分惊讶。
聪曾与妻子分房而居,他见聪所在之处总有异样的气息,便以为聪是神仙。大同元年,他集合弟子,杀了广津县令王允,改元尚贤元年,并任用官吏。他的信徒互相欺骗,有万余人,准备攻打县城。项氏早已率众修葺城隍为备,等贼到,将城隍毁坏,活捉聪。当时豫章、安城等邻县的县令都来调查他的信徒,索贿,但无一人能得真情。一些好人家眷遭灾,唯独项氏不义,清正廉明。百姓作歌说:“围城后善恶分明者寥寥,无人能因鲁君而突然死亡。” 还有彭、李两家人,怒气冲冲地吵架,互相诬告。项氏把他们带进内室,并不责怪他们第一考试网,只是温和地解释。两人感激涕零,深深悔过自己的过失。于是项氏便备好酒菜给他们玩乐,酒足饭饱后,两人便一起回去,亲近起来。人们还唱道:“陆君正无仇敌,打完仇敌共骑。”项氏六年,县里太平了。李贤等四百二十人进宫上书,呈上项氏的德行,请县里立碑。县里下诏准许。他们也上书要留项氏,但项氏执意要回去。项氏年幼时,家道中落,仍服丧,余生吃素素,不听音乐,五十年不说杀人的话。 (选自《南史》卷四,有删减) 注:毁坏、悲痛、伤 案例:搜捕 D.陈香德行 陈:陈述、告诉 1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尊老爱幼,亦敬人之老 B.又在地里发现石印,暗自惊见,停耕于田垄上,悲痛许久 A.又主簿记,因母亲悲痛离任,说香孝父母,香已五十岁,毁坏得太厉害 C.在位六年,县境太平,尚在服丧中 1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总结,不正确的是: A.吕香的品行,很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于是昭明太子便与他相识交往,每月都亲自看望吕香的母亲。
B.咸裕琮以仙人的名义聚众作乱,杀死县令,要攻打县城。吕祥早有准备,终于打败了贼军,活捉了贼头子。C.吕祥在查处咸裕琮余部的过程中,一心为民,明辨是非,公正廉明,深得百姓赞誉。D.吕祥以德治国,面对恩怨深重的彭、李两家,不是一味地惩罚,而是善言善辩,讲理讲理,使两家和好如初。 第四卷(非多选题,共108分)(18分)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译文:(2) 其党相欺,有万余人,正要攻打县城(3分) 译文:(3) 因索贿,均失败。(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唐代诗人孟浩然、王维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孟浩然 一觉睡到春晓不知天亮,处处闻鸟语。 夜来风雨声,花儿落了多少? 落花还未被儿女扫去,山客任凭黄莺啼叫,仍睡不着。 (1)比较两首诗,说说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 (3分) (2)结合两首诗的最后两句,简略分析、说明所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