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外语考试 > 专四专八 > 考试动态 >

推动教师适应新技术变革,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24-07-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在刚刚印发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重要方面继续被明确。

#

文件指出,在培训内容体系上中小学教育信息网,要注重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文件附件《国家培训计划示范项目指导方案》中培训队高级培训部分对信息技术培训队伍的培训工作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 #

对于承担“国培计划”任务的信息技术培训队伍,以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为主要内容,通过集中面授与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信息化培训实施能力,示范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 #

该文件附件《国家培训计划中西部地区重点项目指导方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明确提出以下要求:

#

1、培训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校本培训规划为核心任务,通过工作坊式混合式培训,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政策理解和规划设计能力,有效支撑能力提升项目2.0全校推进。在能力提升项目2.0实施后期及完成后,以管理团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与执行,以学校发展的实践证据为评估线索,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实施和组织评估能力,深化巩固能力提升项目2.0实施成果。 #

2.培训提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选取各学科骨干教师,做好全校推广、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课研磨、专家指导等方式,打磨优秀案例,提炼应用成果,形成可转移、可辐射的优质案例资源;帮助骨干教师深化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认识,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形成常态化应用意识中小学教育信息网,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不同环境下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

3、培训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以区域能力提升项目高效实施为核心任务,通过工作坊式混合式培训,提升培训团队的政策理解和培训指导能力,有效支持学校推进能力提升项目。在能力提升项目2.0实施后期及完成后,重点关注指导团队信息化学科教学指导能力,巩固发展能力提升项目2.0实施成果,通过学科案例打磨、信息化教学模型提炼等方式扩大成果的辐射和影响。

#

持续推进能力提升项目2.0,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我们来看看专家们的看法: #

关于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2.0的几点思考

#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

#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王金涛

#

为鼓励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化,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2023年起,各地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在“国培计划”中设立了管理人员、培训师、重点学科教师培训项目,示范引领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在刚刚印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中,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重要方面继续明确。 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是抓住重点。

#

第一,要坚持全校推进。要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要强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要立足学校发展、立足应用现状、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要在学校教学科研活动中有序开展;要强调教师的学习场所、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要围绕课堂内外展开,要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技术、培养能力;要强调教师以现实的教学任务为驱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开展创新实践。 #

二是坚持混合式培训。信息技术既是教师学习的内容,也是教师学习的路径和手段。要以理论引领促进认识和学习,通过专家课程的学习,在引导教师对技术创新教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促进认识和具体深化;以典型案例促进迁移学习,以技术创新课为载体,做应该做的事,展示怎么做的过程,以行动指导行动;以实际应用促进行动学习,引导每一位教师做真实的技术创新课堂案例研究,亲身体验研究的全过程,从囿于原有的经验到像专家一样思考,再到像优秀教师一样行动,进而回归自身的教学实践创新。

#

二是找到突破口。

#

一是落实规划引导。学校管理团队信息技术领导力培训应围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校本培训计划为核心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混合式培训,提升政策理解和规划设计能力。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的落实,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执行和组织评估能力;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应围绕服务区域能力提升项目计划的高效实施为核心任务,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政策理解和培训指导能力。围绕应用成果的提炼、课题案例的打磨、信息技术教学模型的构建,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能力。 #

二是实施应用转化。重点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学业评价等方面的有效创新应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课研磨、专家指导等方式,提炼应用成果,形成可转移、可辐射的优质案例资源,示范引领全员校本培训;要结合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探索多种“能力点”结合应用的教学解决策略,形成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推动应用转化,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

第三,将连接点打磨平整。

#

一是衔接“三课堂”。要把能力提升项目2.0的实施与加强“三课堂”应用结合起来,以解决在线教学、网络教研、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任务,通过区域帮扶、校级联动、双师配对等方式,提升教师“三课堂”应用基础能力,提高学校管理团队“三课堂”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针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优质资源短缺、骨干力量缺乏、校本培训活动碎片化等实际问题,通过示范校名师与薄弱校教师双师配对的形式,打造教研共同体,开展长期、陪伴式的培训指导,有针对性地帮扶农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二是要对接“十四五”。要实现能力提升项目2.0与“十四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递进衔接,以构建“校本、课堂、应用驱动、创新导向、精准评价”教师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机制为核心任务,通过推动从先训用到边训用、从前期介入到后期支持、从成果创造到辐射推动的实施路径优化,形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常态化、持续性的教师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新形态。在前期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中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成果基础上,开展更高标准的专业行动,回应教师基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培训、学习和专业发展诉求。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