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岁接手家族企业,她为何把手伸向国家财政资金和村集体资金?

当家族企业出现问题时,村合作社的资金成为“救命稻草” #
2023年2月,顾亮首次收到银行发来的空白现金付款单,并伪造。他一举挪用了本应入账的渔村干部社保费和店铺租金6.5万元。
一个月后,顾亮开出一张支票人民币大写符号,面值应该是7000元。然而,她在填写支票时,故意将支票大写栏留空,支票小写栏没有人民币符号“¥”。中心申请审核盖章后,在支票大小写栏内分别添加了数字“三”、“3”、“¥”符号,一举让支票的实际面额大了很多。比支票存根上的金额多了3万元。 #
与此同时人民币大写符号,顾亮谎称一张面值为33000元的现金支票因故无效。随后,她修改审批单上的原始支票号码后,多次开具金额为3.3万元的现金支票,诈骗“三金”中心。重复签发的支票将重新审查并加盖印章。事变后,她将多次开具的3.3万元现金支票撤回并侵占。 #
顾亮通过上述方式挪用公款后,还伪造银行对账单,从而欺骗了南浔镇“五资”中心的审计人员和代理会计师,实现了账目平衡。 #
起初,顾梁还有些担心,但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让顾梁释然了。她“尝到了甜头”,频频向村合作社伸??出援手。 #
她之所以决定铤而走险,是因为顾良经营的公司欠下了大笔债务,而她又花了两年时间拆东墙换西墙。早在2014年,顾亮经营的电器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公司生存越来越困难,工厂、土地纷纷被抵押。为了偿还债务,她借了高利贷,大量债主成了她生活的常态。正当她万分绝望的时候,她再也按捺不住每天经手的几万块钱,立即把目光投向了村合作社的资金。 #
渐渐地,顾梁的胆子越来越大。 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顾亮通过“坐进坐出”、开具“阴阳支票”、多次开具支票的方式,从南浔镇渔业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账户中挪用南浔镇105次而不将它们记录在帐户中。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本384万元。 #
500多页寻找资金去向成为最大难题 #
2023年8月,顾亮自知无法再隐瞒,向南浔区纪委自首,并主动交待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
#
“水果费是56元,这里有一笔56元,是一样的金额吗?”为查清384万元公款去向,南浔区纪检监察委审查组分成4组,每组两人,无论是3人还是银行卡转账无论是汇款,还是微信、支付宝的收入,我们日夜检查每一笔款项的去向,力求案件属实。
#
大到偿还家族企业的巨额债务,小到充话费、买早餐。整整500页的摘要让案件的处理变得非常困难。南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顾亮违法犯罪时间长、次数多、数额巨大,以及伪造账簿、个人及家庭财务混乱等……,审查组对顾亮担任渔村会计的职务进行了审查。在担任渔村成员期间,整理了渔村的所有财务账簿和会计凭证。期间,共约谈了66名证人,获取了100多份文件。最终,谷亮的犯罪事实得到彻底调查。
2023年9月,谷亮被南浔区纪委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年11月,谷亮因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古梁村镇政府分管领导、原村支部书记、村监委主任以及“三基金中心”相关人员也面临问责,相关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
警钟长鸣,关键是做好“文章后半部分”
他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作案105起,贪污公款384万元,令很多人震惊。为什么这个案子两年了还没有被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监管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如何做好文章后半部分就成了关键。
案件发生后,南浔镇渔业村推出了银行卡短信提醒服务。当有收入或支出时,村支书会收到短信提醒,以便及时监督。同时,严格公章管理,扎紧制度笼子,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 #
为确保“一案一整改”落到实处,南浔镇将案件转化为警示教育内容,重点警示、震慑“身边的人”。积极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针对违纪违法行为容易发生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同时提出整改意见针对问题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分解落实,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达到查一案、整一类问题、规范一些行为、警示一批干部、建立一套制度的目的。 #
在加强“三资中心”审核执行方面,将进一步明确职责。南浔区在传统纸质版公众栏目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电子公开模式。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渠道,农村“三资”的管理运营更加公开,可以充分接受村民监督。 (浙江省纪委严新文姚晨芳||主编杨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