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王志钢:重庆,侠肝义胆之城!疫情期间接纳最多武汉人,捐款捐物名列前茅

2024-06-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此次抗疫中,重庆人的英雄气概再次赢得广泛赞誉。疫情发生后,很多人预言“重庆将成为第二个武汉”,因为重庆毗邻湖北,数十万人在湖北工作。重庆市政府在打响“重庆保卫战”的同时,安排6家酒店接待湖北人,是全国各省市接待武汉人最多的,派出18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捐款捐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

“包氏兄弟从不撒娇”,是一些重庆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重庆人仗义执言、火爆脾气的一面。长江及其支流的庞大水系,直接导致了巴渝地区上古、中古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军事斗争史。军事斗争磨练了重庆人的性格,大大增强了重庆人为胜利而战的热血和志向,锤炼了重庆人豪迈气节的历史底蕴,铸就了巴蛮子、梁红玉等中国军事史上的名将。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位是重庆人。

#

重庆的人文精神在山水之间生长、哺育,我们的先辈养成了爱山爱水、善山智水、临危不乱、果敢刚毅的品格。两江环绕的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水码头之城,两江水运便利,在陆路交通受阻、行路不便的情况下,水运是重庆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通道。李白有诗“彩云间朝出白帝,一日还千里江陵”,就是指从重庆走水路到江陵(湖北荆州)的速度。 位于重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当时皇帝颁布的圣旨,都是从南京经水路过来,人们在面向南京的城门下的码头上迎接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故得名“朝天门”。

#

由于码头在重庆的重要性,历来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明末清初,打着“驱鞑虏、推翻清朝、恢复明朝”旗号的“天地会”分支“哥老会”在清末逐渐流入重庆,被称为“袍哥”。由于袍哥组织以兄弟情谊、义气相投为特点,不少年轻人加入以求庇护,袍哥逐渐成为管理码头的帮派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的码头文化就是“袍哥”文化。“袍哥”与洪门、青帮并列为旧中国三大帮派。从清初到辛亥革命,该组织的宗旨都是“推翻清朝、恢复明朝”,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曾不同程度地利用或运用其权力进行政治和军事活动。这一时期的“袍哥”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但缺点大于优点。解放后,“袍哥”组织被取缔,但“袍哥”文化在社会上仍然存在重庆人的侠肝义胆,并具有较为深厚和广泛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消亡而消失。 #

袍哥文化的核心是义气至上,这种文化塑造了重庆人直爽、大方的性格特征。码头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袍哥文化,构成了重庆人性格的底色,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袍哥”文化继承了背离正统、主流文化的“小传统”,其核心理念就是无原则的忠诚优先。在压迫动乱的旧中国,这种“小传统”在反抗压迫、自我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能够长期存在。但是,其黑暗的宗法本质和“首领”的宗法制度危害极大,它把黑帮精神和帝王意识这两个最黑暗、最坏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文革时期重庆臭名昭著的“武斗”,以及??近年来被免职的重庆高官,都是袍哥文化死灰复燃的恶果。

#

国家领导人对重庆人的坚韧、开放、包容、大度、诚信给予了充分肯定。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度、诚信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引领和带动重庆人的性格更加宽容、更加阳光、更加包容重庆人的侠肝义胆,也将成为新时代重庆人文精神的内涵。 #

(曾经繁华的涪陵弹子溪码头,如今已变成荒芜的河滩,重庆码头数量较30年前减少了90%)

#

(注:除最后两张外,本组照片均为作者在重庆奉节白岩山拍摄)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