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从诗经到战国后期的辉煌篇章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古诗词不陌生。古诗词是古代诗歌的总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词才更有感染力呢?下面由小编整理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简介,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史。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绵延数千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量辉煌的篇章,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为标志。《诗经》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篇,均可配乐演唱。《诗经》篇章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性感,善于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四言句为主要句式,以叠句为主,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
战国晚期,南方楚国兴起了一种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新诗体——楚辞(骚体)。楚辞的句子长短不一,以六言、七言句为主,多用“兮”字。楚辞的创始人和主要作者屈原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华丽、气势磅礴的长篇抒情诗。屈原之后,还有宋玉、??唐乐、荆轲等楚辞作家。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由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风骚”。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行发展的优秀传统,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
汉初,文人诗坛相对沉寂,而民间音乐则颇为活跃。“乐府”原指全国性的音乐组织,后人也把乐府所收集、整理并配以音乐演唱的歌词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所在。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劳”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悲喜,感事而发”,通俗易懂,善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词、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路边桑葚》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精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全诗353句,1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长诗”。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这是一组贫寒文人创作的短小抒情诗,抒情抒情,简练委婉,朴实无华,被誉为“一言千金”、“五言诗之冠”。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我觉醒的时代。建安时期,“天下大乱,风俗衰微,民怨沸腾”,但文人诗歌却呈现出“五言潮”的大发展,以“三曹”和王粲等“建安七贤”为中心,形成邺下文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大多反映时局动荡、人民疾苦,抒发个人的理想与抱负,风格“豁达豪放”、“志深文长”,这就是后世所推崇的“建安体”。曹植、王粲在建安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魏晋之际,世事变迁,“竹林七贤”为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其中以阮籍、嵇康最为著名,成就最高。阮籍的82首《思语诗》是我国第一首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则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西晋太康时期,诗坛有“三张二陆二潘一左”之说,陆机、张协、潘岳等人的作品追求清雅、精巧的风格,开启了中国诗歌精巧、繁缛的潮流;左思独树一帜,继承了建安文学传统,其八首《咏史》以咏史抒怀,情调高昂,文笔遒劲,被誉为“左思体”。东晋玄幻诗风盛行一时,直到东晋末期陶渊明的出现,诗坛才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陶诗多描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清淡,“素而雅致,瘦而丰满”(苏轼语),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流派产生了直接影响。
#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安、鲍照等。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受他的影响,谢安善于描写山水,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鲍照善于用七言古体表现玩世不恭,风格飘逸豪放,为唐代七言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北方最有成就的诗人是从南到北的庾信,他以雄健的笔法写故乡,融南北诗风于一体,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南北朝民歌堪比汉代民歌,南朝民歌清丽婉约中国最早叙事诗,代表作是《西州曲》;北朝民歌粗犷雄健,代表作品是《木兰词》。 #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风齐全,流派各异,涌现出许多成就卓著的著名诗人。“初唐四大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后来的陈子昂,承汉魏之风,一扫齐梁宫廷风的颓废之风,唱出了清新健康的歌谣,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描写山水,抒发闲适的情怀,风格清新自然;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气势磅礴,气势磅礴。随后李白、杜甫横空出世,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抒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奔放激昂,风格豪放飘逸。“诗圣”杜甫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被誉为“诗史”,情感深沉,风格沉郁失落。李、杜二人以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成为惠及百代、熠熠生辉的伟大诗人。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中唐,经过短暂的过渡,唐诗出现了第二次繁荣,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们主张“为时作文,为事作诗”,创作了《新乐府》、《琴中吟》等批判时弊的讽刺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古代著名的长歌,扣人心弦,至今仍被传诵。与元、白诗派追求朴素、通俗不同,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汉孟诗派崇尚险奇,以散文体写诗。此外,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艺术性格各异的诗人。中晚唐之交出现的“诗鬼”李贺,诗风冷峻深邃,奇异离奇,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晚唐诗风趋于柔弱感伤,但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被誉为“小李杜”。杜牧擅长七言绝句,咏史追忆,抒情写景,皆清新淡雅,风采独树一帜。李商隐擅长七言律诗,风格深情厚谊,秀美婉约,尤其“无题”诗,隽永深邃,意境深远,妙趣横生,别具一格。 #
宋诗总体成就不及唐诗,但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点。相比较而言,唐诗重情重义,欢快雄健,以景取胜;宋诗重理重义,深沉曲折,以意取胜。宋初,杨义、钱惟言等诗人师从李商隐,被称为西昆体。王毓夫、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反对西昆体,反对只注重韵律修辞,缺乏社会内容的弊端,为宋诗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提倡诗文改良运动,恢复注重现实的传统。宋诗重神骨、善于思考的倾向愈发明显。北宋最有影响的诗人是“苏湟”。苏轼是宋代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最全面的作家。其诗理致抒情,自由奔放,发展了宋诗的议论性、散文性倾向。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人物,他注重诗语言的借鉴和创造,主张“打铁成金”、“改身换面”、“言出必行”等,其诗学杜甫,诗风清瘦,刚劲清新。其他属于江西诗派的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家”(陆游、尤茂、杨万里、范成大),他们都出自江西诗派,但都能够自成一派。陆游是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留下的诗作近万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南宋末年,出现了“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他们的作品现实感淡薄,风格也比较弱小。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为宋代诗坛增添了最后一丝光彩。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他的诗内容丰富,“深沉悲凉,自有腔调”(赵翼语)。
#
随着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传入中原,元代出现了一种与当时的流行曲调相调唱的抒情诗歌——散曲。它与传统诗歌相比,表现范围大大扩展,形式更加自由,语言更加活泼,市民色彩更加浓厚,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散曲包括小令、套曲两种形式:小令为单曲,套曲则由两首或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依次连缀而成。早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作品通俗易懂,诙谐辛辣;后期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他们改变了早期散曲的性质,趋向清雅、古典。马致远的孝陵《天镜沙、秋丝》和隋景臣的组曲《半蛇调·少边·皇帝高翔》都是元散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初,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社会现实内容较多,但随后以朝廷侍郎为首的“台阁体”诗派兴起,歌功颂德,空洞肤浅。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士祯为首的“后七子”相继发动复古运动,主张“文必从秦汉,诗必从盛唐”,但盲目尊古、一味模仿,遭到识人之士的批评。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奋起纠正,后又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自抒本性,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造成很大冲击。后来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类似“公安派”,但追求诗风幽深寂寥。清初余留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思想。钱谦益、吴伟业等人对清初诗坛影响很大。王士祯主张“神韵说”,成为当时诗坛的领袖。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盛行,影响诗坛。脱离现实、讲究形式、以学问为诗的风气盛行,唯有郑燮反映民情的作品、袁枚直抒性情的作品、黄景仁写悲愤的作品,才更具特色。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龚自珍以诗歌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之志,成为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位开创风气的伟大诗人,获得“三百年一流”的美誉。
词是与燕乐合奏的一种新诗体,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中唐以后,文人作词日益增多,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除作诗外,偶尔也作词。晚唐温庭筠是文学史上大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确立了词体规范,开创了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祖师”。五代时,西蜀、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出版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西蜀韦庄被列入花间,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以词风清疏著称。南唐冯延巳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抒发个人生活感受,“开北宋之风”(王国维语)。五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末代统治者李渔,他用诗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真性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之痛。他不加修饰,用朴实自然、流畅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王国维评论说:“至李后主,诗才更旷达深情,由戏子诗变为官诗。” #
词在宋代达到顶峰,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宋初词家如晏殊、欧阳修等,主要沿袭晚唐五代词风,多写个人离别之哀。范仲淹的一些词开始表现出境界开阔、风格苍凉的风格,为宋初词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期的柳永对宋词进行了第一次革新,创作并写下了大量慢词,善于写相思、游愁,多用解说、平描的手法中国最早叙事诗,语言通俗,充满平民色彩,有“有水可饮,柳词可唱”的广泛影响。苏轼到时词又发生了变化。苏轼打破了诗词的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豪放的词派,使词摆脱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抒情诗。北宋后期,词的主流又回归婉约,代表人物有秦观、何卓、周邦彦。秦诗文质柔美,情文兼备,被视为婉约派的正统,与黄庭坚并称“秦齐黄九”。祝词风格多变,刚柔并济。周邦彦到诗坛时,诗风又有所变化,体现了宋诗的深化和成熟。周邦彦精通音律,善写慢诗,以思力取胜,诗风清丽,对南宋音律派、雅派诗人影响很大。南北宋之交,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自创“易安体”,词文质朴,意蕴深邃,本色与作品相符。她善于提炼词意,善于平描,使词作缓缓而精妙。早期诗歌多写闺情思念,清雅洒脱;后期诗歌多抒发人生感悟、思乡情怀,苍凉凄凉。南宋初年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等诗人,经历了靖康之变,于是以诗歌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怀,继承苏轼,开辟辛派。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继承了苏轼的风格,但走得更远。他使宋诗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达到了辉煌的高度,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辛弃疾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豪迈豪放,有的缠绵悲凉,清新活泼,尤其能刚柔并济。在辛弃疾的影响下,陈亮、刘过,以及后来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辛派爱国诗人的强大群体。
#
南宋末年,宋金对峙,政局相对稳定,出现了以姜夔、吴文英、石大祖、张炎、王懿孙等为代表的正统词派,其中以姜夔、吴文英最为突出,他们都继承了周邦彦的风格,但姜夔词清丽淡雅,吴文英词则繁缛秀美。
词在元明两代衰落,清代复兴。清初,陈维嵩模仿苏轼、辛弃疾的豪放,创立“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蒋、张二人的清纯,创立“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善写短词,善于平描,以情取胜,风格与末代皇帝李渔十分相似。清中叶以后,以张惠妍、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纠正了浙江词派的偏颇,注重词中比喻、用典,重视词的社会作用,影响及近现代。 #
中国古典诗歌形式演变论 #
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诗歌305首。初称《诗》或《诗三百首》,汉代儒家始称《诗经》。现存《诗经》为汉代毛衡所传,故又称《毛诗》。 #
据说《诗经》里的诗歌都是当时可以唱诵的抒情诗,按其所配音乐的性质,可分为风、雅、歌。
#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歌史的光辉起点。它的形式多样,有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情歌、战歌、颂歌、节令歌、劳动歌谣等。内容丰富,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祖先崇拜与宴饮,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诗经》是四言诗体,比如我们学过的《关雎》、《将家》等。从其语言上看,很多成语都源于其中,比如“恩恩怨怨”、“一日如三秋”、“长命百岁”等。其中有些成语也收录在我们所学过的《关雎》中,比如“辗转反侧”(此内容由学生作答)。
#
2. 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
#
“楚辞”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体裁。作品用楚地(今两湖地区)的文体和方言韵脚,描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汉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和“承屈诗”的宋玉等人的作品编纂成集子,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的一部诗歌总集。 #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楚辞》代表人物,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国诗人。
#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因此人们把《楚辞》称为“骚体诗”,与《诗经》并称为“诗骚”或“风骚”。
#
《楚辞》的句式为“七言”结构,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一个共识:七言诗主要源于《楚辞》。 #
3.汉服
#
由于我们尚未了解到相关作品,这里就不对汉代文人诗歌的主要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
4.《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
《古诗十九首》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中。关于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历来有诸多猜测。然而,一千多年来,各种猜测都因证据不足而未能得到证实。这十九首古诗不仅作者难确认,而且成书时间也很模糊。最普遍的说法是这十九首古诗“兼两汉”,即有西汉、东汉的作品。而今天普遍的看法是,这十九首古诗都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其实,不管它的作者是谁,作品创作于何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十九首古诗不仅是文人创作的最早、最成熟的五言古诗,而且人们读起来能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其中描写的情感范围大致有三种:一是离别的伤感,如“怦怦牵牛”;二是失败的失意;三是对人生无常的恐惧。这三种情绪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情感基调。因此,读者在阅读这19首古诗时,不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19首古诗流传千余年,至今仍受到读者高度评价的原因。
#
例如,在《牛郎织女》这首诗中我们学过,“牛郎织女好遥远,银河上明媚的姑娘。/她伸出娇嫩的白手,在织布机上织布。/她整天没能写出一首诗来,泪如雨下。/银河清浅,他们相隔多远?/他们隔着一条河,无话可说。”这首诗写的是天上的一对情侣——牛郎和织女,但视点在地上,通过第三者的眼光来观察这对情侣离别的痛苦。这首诗一共有16句,其中有6句用到了重复押韵的词,分别是“遥远”、“明媚”、“纤细”、“饱满”、“牵牵”。(此内容由学生作答)这些重复押韵的词,使得这首诗简洁、优美,又富有情趣。尤其是最后两句,充满离别哀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寓意深刻,风格完整,实为难得的好句。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使这几首诗成为中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
5. 乐府诗
#
中国中世纪的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一直设有专门管理音乐和歌曲的官署叫乐府,负责收集、编纂各种乐曲和用诗演唱的诗歌,这些用音乐演唱的诗歌就叫做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最初是指音乐署,后来也用来专指乐府诗。现存的乐府诗很多,很多是从民间采录的,更多的是文人作品,两方面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大量的文人作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民间歌谣的影响。乐府诗最初是有音乐伴奏的,但后来很多文人作品只是用乐府体写成的,没有音乐。唐代的新乐府诗尤其如此。
#
乐府诗人一般按其所处地域,将其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两大类。南朝乐府词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感情热烈缠绵,但显得狭隘单调。形式多为五言五句(但不加平仄),语言清新自然。北朝乐府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战争、兵役、婚姻、爱情、百姓贫苦生活等各个方面。形式也较短小,多为四句一首。表达方式大方大胆,语言刚烈直率,风格与南朝乐府有很大不同。如《木兰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塑造了光辉的女性形象,也极具艺术性,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
在唐朝,许多诗人借用了“ Yuefu”的旧主题来创作大量的Yuefu诗,一些诗人还创建了新主题来创建Yuefu诗歌,因此,以后几代人通常称这些诗歌,这些诗歌学到了“ Yuefu”的技术和风格。 ”和Cen Shen的“白雪之歌,将Wu法官送回首都”。 #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概念 #
艺术概念是指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诗人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在艺术表达中所创造的艺术领域,与现实生活不同,但可信,并融合了场景和形式,以及诗歌中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和“理性”和“概念”的概念。情感,理性,形式和精神的意义。 #
1.艺术概念的类别 #
Wang 吸收了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并在“人类CI谈话”中写下了“人类CI”,他提出了“领域”的理论,他们认为“那些可以写真实的场景和真实情感的人被认为具有领域的关系”。所谓的“创造领域”是由诗人的主观情绪所处理和转变的领域,即“与自我”中的“表达”,在文学理论中也被称为“写作”。 ,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六个类别:
1.现实的艺术概念 #
这就是王盖维(Wang )所说的“写作场景”。 #
现实的艺术观念的形成反映在两个方面:
#
首先,它要详细地描绘对象,并能够“描述很难描述的场景,就像它们在您面前一样。” ES和战争当时,并写了诸如“陶艺家”和“农民的四个季节”之类的杰作。作为一位现实的诗人,他使用了贾道的诗,yao他,wen 和其他人都可以解释什么是现实的艺术概念及其意义和功能:“它必须能够描述很难描述的场景,就像它们在您面前一样;包含无数的含义,然后遍布山顶,然后是漫画“; yao他说:“马匹跟随山鹿,人们跟随野鸟栖息”等,这意味着山区城镇是荒凉的,官方情况是惨淡的,它不如县里的古代树木的根源,官员们很干净,诗人也很困难。作者将其置于他的心中,读者用他的思想理解它。例如,Yan Wei的“柳树池塘里充满了春水,日落在花园里很晚”,然后,天空的外观和时间的状态,宽广的融合,不是在你面前吗?” #
Mei 引用的“县”的“县”是作者的感觉,而特定的形象是无法看到的,但是详细描述了“蝗虫根源”,这使得“县古代”的混凝土和切实可行;这种生动的人是山区城镇的偏远地区,这确实更加生动,并且具有更深的含义很难描述的场景,例如当前诗歌示例中。春天的天气是温和的,春季的典型特征敏锐地抓住了诗人,这是“春天的水”,前者是较晚的,这意味着天气变暖了因此,“日落很晚”是因为“洪水”和“迟到”的词被准确地使用,王富兹(Wang Fuzhi)曾说过: Liu 的“ ”也是“理解事物感”的典型例子:
#
秋天的空气聚集在南部的溪流中,我中午独自在凉亭里徘徊。
#
风的声音黯淡,树木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变得不平衡。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一些东西,但是随着我的疲劳,我却忘记了疲劳。 #
圈养的鸟类在深山谷中回荡,冷藻在涟漪中跳舞。
#
灵魂已经离开了这个国家,亲人的眼泪徒劳无功。
#
当您独自一人时,很容易感到难过,而迷路也不好。 #
为什么我这么寂寞?
以后来的谁应该记住这一点! #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相关文章: #
中国诗歌概论06-09
中国古典诗歌(精选的60首诗)09-04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的美丽04-13 #
中国古典诗的艺术概念04-13 #
中国浪漫古典诗的欣赏中国情人节08-21
中国古典诗10-18
#
中国古典诗07-25 #
古典诗歌的语言05-10 #
[古典诗歌朗诵]经典诗歌中常见的“双关语”单词的分析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