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公务员 > 招考资讯 >

年苏伊士运河堵塞与冰岛火山喷发,这些事件如何影响全球?

2024-07-2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上周,埃及苏伊士运河被一艘大型船只堵塞苏伊士运河在哪里,导致航道被堵塞六天,直到周一,这艘船才被“话痨”小挖土机和它的伙伴们成功解救。全球物流业遭受重创,但各种表情包却在网络上流传。

#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小型挖掘机试图打捞长赐号 | 图片来源:网络 #

一周前,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一座休眠火山在喷发了6000年后开始喷发,自此再未停止。尽管当地民防和应急管理部门警告民众不要靠近火山,但这并没有阻止喷出岩浆的火山口成为又一个热门打卡点——有人在空中飞,有人在现场打排球,有人在现场烤热狗,但却没有人真正把岩浆当成岩浆。

#

在火山口前打排球是很好的热身运动吗?| 图片来源:互联网 #

饿了吗?来一根火山香肠 | 图片来源:网络 #

这两件事有什么共同点呢?很简单——它们都是“热点”! #

哎呀,先别走……这是一篇严肃的科普!这个热点不是那个热点,这里说的不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而是地质学中的一个特殊术语。

#

热点()是指地球表面热流值明显较高的孤立点状区域,常伴有火山喷发和活跃的地质活动。从构造角度看,热点实际上是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点。 #

我越想越糊涂,地球表面热流值到底是什么,地幔柱又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

让我们从苏伊士运河开始吧。

#

人类为什么要挖苏伊士运河? #

说起来,人类为什么要挖苏伊士运河呢? #

因为地球的地貌就由它决定啊!你看,地中海和印度洋,两岸那么多繁荣的文明,就被这么一小块苏伊士海峡给挡住了。 #

苏伊士地峡长度不到 200 公里,分隔地中海和红海 | 地图 #

假设你是一位来自地中海的船长,想去东方与中国人或印度人做海上贸易,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你就必须横渡南大西洋,绕过非洲,穿过好望角,再一路航行到印度洋——几乎完成了环游半球的壮举!

#

为什么要绕这么远?一条不到200公里长的小地峡挡住了路。为什么不在这里挖一条运河,开辟一条新的捷径呢!

#

不知道历史上有哪位船长对此事感到疑惑过——难道上帝这么喜欢跟人类开玩笑吗?

#

15世纪末,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开辟了一条从葡萄牙到印度的海上航线,这条航线必须绕过整个非洲。 #

快进到地球的视角,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苏伊士地峡如此令人讨厌。 #

事实是,地球想在这里创造一片新的海洋。神话中,摩西为了离开埃及,开辟了红海造陆。事实上,地球将在同一地点“开辟陆地造海”。 #

陆地向海的形成不是随便说说的,首先要有动力,这个动力的来源就是地幔柱。 #

地球表面的热点和地表之下的地幔柱 | 图片来源:互联网

#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地幔柱是地幔对流系统受热激发而产生的柱状对流区。为了形象地模拟地幔柱的威力,大家可以随手拿起实物,做个简单的实验。 #

首先拿一张纸,告诉自己这是陆地; #

拿起另一支笔,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地幔柱; #

将纸展平,然后用笔从下往上用力戳!

#

这张纸被撕成了三片。

#

恭喜你,你创造了堪比摩西的奇迹。 #

别急着抱怨,我们继续打个比方。这三个开口,你可以把其中一个称为红海,另一个称为亚丁湾,旁边较小的一个开口称为东非大裂谷。

#

如果你用慢镜头记录下整个过程,总会发现有一帧画面,记录下了纸张即将被撕开但还未撕碎的瞬间。这一瞬间对应着今天的苏伊士地峡——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依然相连的点。 #

红海、亚丁湾和东非大裂谷的三重联点是地幔柱破裂的地壳区域 | #

事实上,就算人类没有在苏伊士地峡开凿运河,地球很快就会把它彻底撕裂,到时候别说是一艘长赐号货轮了,就算整个舰队横排开来,也不可能挡住。

#

当然,这里的“很快”是按照地质年代的标准来计算的,按照人类的年代计算,大概是几百万年的数量级。 #

所以苏伊士运河还是需要及时疏通的,等地球出手或许就晚了……

#

红海的梦想是成为另一个大西洋 #

苏伊士运河以外,南面的红海不一定那么宽,但和苏伊士运河一样,它有一个雄心——变得更宽一点,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另一个大西洋。

#

让我们继续对地幔柱的小实验,看看红海之梦如何实现。

#

把一口锅放在煤气灶上,在锅壁上写上两个大字——“幔”;

#

用它烧开一锅热水,靠近火焰底部就会冒出气泡;

#

将撕碎的纸放在沸水的表面上,撕碎的一端刚好位于冒泡的水面上方。 #

当沸腾程度很强烈时,裂口会完全撕裂苏伊士运河在哪里,将纸撕成两半,并开始慢慢向两边漂移。

#

恭喜你,你不仅完成了把陆地变成海洋的壮举,甚至还亲手把红海变成了新的大西洋。

#

海洋的形成过程 | 图片来源:网络

#

还记得你的纸是陆地,戳纸的笔代表上升的地幔柱的机械应力吗? #

如果这个过程持续作用于已经出现裂缝的大陆板块,裂缝会越来越大,直至将大陆板块推向相反的方向,越来越远。

#

当中间被推开之后,由于没有陆地,海水就会涌入,在两块陆地之间的巨大缝隙中形成一片新的海洋。 #

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漂移。只要看一下世界地图,看看大西洋两岸的地形是否完美契合,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

1858 年,法国地理学家 -(-)绘制了一幅关于大西洋形成的插图 | 维基 #

大西洋刚形成时,只是一个像红海一样的小口子。那么,打开它的“点”——笔尖——在哪里呢?

#

如果把北美洲与欧洲连接起来,会发现两者中间有一座火山岛——那就是冰岛。 #

大西洋的诞生归功于冰岛地幔柱 |

#

回头望向锅里的水,尽管两张纸已经漂到了锅边,但是锅中间的气泡还在剧烈的沸腾着。

#

地球也是如此,尽管地球早已由陆地变成了海洋,但海洋中心的沸点依然活跃而旺盛,不断喷涌着熔岩。在漫长的岁月中,冰岛这座火山岛逐渐在海洋中心生长,浮出海面。 #

冰岛持续喷发、成为热门打卡地的火山,无非是刺破大西洋的“热点”的余热。研究火山的科学家表示,这是一次溢流喷发,只要不是跳进岩浆里自杀、在火山边烤香肠、打球、直播、跳舞,应该不会太危险。 #

对人来说可能没有危险,但对无人机来说却非常危险……| #

不过这也仅限于目前这座火山的喷发,如果你真的把地球热点当成旅游景点,那你就太低估地球的威力了……

#

地球演化史上真正的热点事件

#

作为地表生物,陆地和海洋的变化对于我们人类的影响其实只是带来一些无关紧要的情绪,充其量只是在你的轨迹上制造一些小麻烦,就像苏伊士运河一样。 #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类习惯的时间单位对于地球来说太短了,我们人类终其一生,都只是在地球“动画”的一帧帧画面中挣扎,除非我们快进到几百万年的时间尺度,才能“毫不滞后、毫不延迟”地体会地球给我们带来的点滴烦恼。

#

地球上的大陆漂移,时间单位为百万年 | gifer

#

然而,对于有着悠久进化历史的地球生物圈来说,区区一百万年似乎并不算太??长。

#

事实上,当地幔柱头部首先向陆地拱起并撕开一个洞时,地幔柱中大量的岩浆就会以火山喷发的形式沿着这些洞迅速输出到地表。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有毒气体、温室效应、冷室效应、海洋酸化效应、缺氧效应等,这些都会随之而来,同时被抛向生物圈。 #

于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奇迹出现了:每当地幔柱活跃,产生超级火山的时候,常常会发生严重的物种灭绝,几十甚至95%以上的生命在地幔柱的威力之下集体消亡。 #

大规模灭绝与超级火山事件的时间匹配图(即图中的大火成岩省)| #

那么,今天撕开红海的地幔柱为何没有将我们消灭?不是没有发生,只是时机未到。如果未来真的有所谓的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很可能和苏伊士海峡这个离不开的“热点”有关。

#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人类终其一生都只是在一个框架里挣扎。地球的故事,包括物种的大规模灭绝,都是几百万年的事情。其他人的短暂瞬间,对于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来说,已经是永恒。 #

所以,不管灭绝与否,陆地和海洋的膨胀与收缩,万物的闪烁,都是另一个层面的故事,我们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

毕竟地球与生活在其上的人类,如此浩瀚时空中生机勃勃的一对伙伴,在冰冷的深空相互陪伴,时不时地为彼此制造一些热点,放眼整个宇宙,已是难得一见的恩爱景象。 #

它喷了好大一个,快跑……|图片来源:网络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