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计量(安装)辅导:球罐的知识介绍(二)
(二)球罐的安装施工
1、球罐的拼装方法
(1)分片组装法。
采用分片组装法的优点是:施工准备工作量少,组装速度快,组装应力小,而且组装精度易于掌握,不需要很大的吊装机械,也不需要太大的施工场地,缺点是高空作业量大,需要相当数量的夹具,全位置焊接技术要求高,而且焊工施焊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分片组装法适用于任意大小球罐的安装。
(2)拼大片组装法。拼大片组装法是分片组装法的延伸。在胎具上将已预热好、编了号的相邻两片或多片球壳瓣,拼接成较大的球壳片,然后吊装组焊成球壳体。组合的球壳片瓣数多少为宜,要根据吊装能力确定。拼大片组装法由于在地面上进行组装焊接,减少了高空作业,并可以采用自动焊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
(3)环带组装法。环带组装法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在预制厂先将各环带预制成型,然后运输到现场组装,这种方法常受各种限制,比较大的球罐很少采用。大多数施工单位一般都是在现场进行预制并组装。在临时钢平台上,先后将赤道带,上下温带、上下极板分别组对焊接成环带,然后将各环带组装焊接成球体。
环带组装法组装的球壳,各环带纵缝的组装精度高,组装的拘束力小,减少了高空作业和全位置焊接,施工进度快,提高了工效。同时也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并能保证纵缝的焊接质量。
环带组装法现场施工时,需要一定面积的临时钢平台,占用场地大;组装时需用的加固支撑较多;组成的环带重量较大,组装成球时需较大的吊装机械。另外,环缝组对时难以避免强制性组装,因而强装焊接后产生较大的应力。环带组装法一般适用于中、小球罐的安装。
(4)拼半球组装法。
这种施工方法的特点是:高空作业少,安装速度快,但需用吊装能力较大的起重机械等,故仅适用于中、小型球罐的安装。
(5)分带分片混合组装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球罐的安装。
上述这组装方法中,在施工中较常用的是分片组装法和环带组装方法。
2、球罐焊接
球罐的焊接工作量很大,焊接难度高,焊缝包括平、立、仰、横各种位置的焊接,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3、球罐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整体热处理
(1)焊前预热。预热是指施焊前把焊接的工件加热到比环境更高的温度,再在此温度下进行焊接,球罐的材质大多数为高强度的合金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材质焊后冷却收缩,易于产生冷裂纹及脆性断裂。预热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焊接金属的热影响区产生裂纹,减少应力变形量,防止金属热影响区的塑性、韧性的降低,并且可以除去表面水分。根据施工规范规定,球罐的预热温度根据焊件材质、厚度、接头的拘束度、焊接材料及气象条件确定。
预热时要求对焊接部位均匀加热,使其达到焊接工艺规定的温度,预热范围为焊接接头中心两侧各3倍板厚以上且不少于100mm的范围内。
(2)焊后热处理。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释放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塑性和韧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消除焊缝中的氢根,改善焊接部位的力学性能。
球罐的焊接后消氢处理应由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确定,焊后热处理温度一般要求应与预热温度相同(200~350℃),保温时间应为0.5~1h。遇有下列情况的焊缝,均应在焊后立即进行焊后热消氢处理。
1)厚度大于32mm的高强度钢;
2)厚度大于38mm的其他低合金钢;
3)锻制凸缘与球壳板的对接焊缝。
(3)整体热处理
1)整体热处理的目的。球罐整体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由于球罐组焊产生的应力,稳定球罐几何尺寸,改变焊接金相组织,提高金属的韧性和抗应力能力,防止裂纹的产生。同时,由于溶解氢的析出,防止延迟裂纹产生,预防滞后破坏,提高耐疲劳强度与蠕变强度。目前我国对壁厚大于34mm的各种材质的球罐都采用整体热处理。
相关链接
- 05-252010年造价师技术与计量(土建
- 05-252010年造价师技术与计量(土建
- 05-31安装工程—预算编制中经常出现
- 05-252010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
- 05-252010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
- 05-312010造价工程师《工程技术与计
- 05-252010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
- 05-252010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
- 05-312010年技术与计量(安装)辅导
- 05-252010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技术与计量(安装)辅导:球罐的知识介绍(一)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安装工程—参与全面造价管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