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补习班,孩子真的只有职高的路可以走了

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因为课外辅导机构而越来越重,教育内部竞争加剧,严重影响教育的正常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出台“双减”政策,重击了大部分教培机构,旨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
但显然没有达到根本目的,一些家长甚至更加着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能上补习班,相当于直接放弃了初中和高考的机会,以前他们相信“勤奋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现在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以后孩子真的就只能上职高了。 #
我不想上补习班,但是我有钱请家教,可以吗? #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中小学生开始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作业少了,不用再上补习班,每天的自由时间多了,有的学生现在已经完成了初步减负,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不少孩子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些家长很焦虑。 #
现在孩子没有作业可做,也没有辅导班可上,除了在学校学习几个小时,就不学习了,成绩肯定会下降。所以有家长在网上问:“我可以不上辅导班,请家教吗?我有钱。”这或许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
其实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就有不少家庭为孩子请家教,主要原因是一对一辅导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成绩。大班授课,老师要兼顾全班进度,教学内容也要综合考虑,未必适合自家孩子。而且大班授课学生多,老师没那么多精力一一照顾。
#
一对一辅导则不同,虽然每节课价格不菲,但在家长眼中却是物有所值的。辅导老师可以根据所负责孩子的学习进度制定教学内容第一考试网,还可以针对个别的弱点进行专项辅导,这样的教学更加精准高效,能够更快的提高孩子的成绩。
双减政策出台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教育培训机构相继倒闭,不管是几十人的大班,还是十几个人的小班,基本无一幸免。孩子们没有办法继续参加培训,于是不少家长把目光转向一对一辅导。在家长的心目中,教育培训机构和辅导老师根本不属于同一范畴。
教育部明确规定 家长给孩子补习班的观念被打破 #
双减政策出台后中考一对一家教,大部分补习机构消失,但也有少部分补习机构悄然隐匿,摇身一变,化身“保姆中介”或者“咖啡厅服务员”,继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课外辅导。 #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对一补习同样是被禁止的,也不符合规定。教育部还发布通知,明令禁止“一对一教育”,堵住了家长想给孩子补课的念头,彻底掐灭了家长的最后一丝心思。 #
其中,还明确了严禁任何组织以“家政服务”、“上门辅导”等名义为学生提供学科辅导,无资质的教师不得私自开办学科辅导班,在职教师不得有偿辅导,不得在任何公共场所开设文化课程中考一对一家教,一切培训服务一律暂停。
有关部门出台的一些补充政策,也对双减未明确规定的内容起到补充作用,严防各类钻空子的行为。 #
笔者个人观点:
#
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无法补课,确实让家长一开始有些焦虑。但任何教育改革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当大家习惯了现在无法补课的现状,这种焦虑或许就会慢慢消退。毕竟补课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家都是同一个水平。 #
在目前没有补习班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学生最常接触的就是父母。当老师教授同样的内容时,能提供更好教学的父母,孩子的成长也会更好。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
结论: #
家长为孩子聘请一对一家教的想法被有关部门“无情”打碎。在如今减负的大环境下,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更好,良好的家庭氛围尤为重要。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中考、高考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