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11大学 ESI 统计数据公布,衡量科研绩效的重要工具,你了解多少?

7月11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的ESI统计数据。
#
注:ESI 每两个月发布一次,在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添加两个月的数据,但每年 5 月会删除最旧一年的数据。
ESI(基本科学指标)
#
ESI是世界著名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一项用于衡量科研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
它将全部科学分为22个专业领域,收集了近十年来在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和SSCI论文及引用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用ESI指标来评价一所大学(或机构),甚至可以通过ESI高被引科学家预测诺贝尔奖得主。 #
我国不少高校将入选ESI全球前1%或1‰作为学术发展目标,并作为高校建设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和展示,另外ESI排名也多次被政府提及,如2023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培育建设一批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或全国前十的学科。
#
学科变化
#
◆内地高校新增1‰学科11个,其中广东新增1个:广州大学工程科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再次合并统计,新增3个1‰,同时撤销3个1‰。 #
◆ 内地高校新增1%学科69个,广东有4个,分别为:东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深圳技术大学的工程科学、材料科学。 #
◆内地新增学科如下: #
(可能因部分机构不再纳入统计等原因存在偏差)
#
广东大学名单 #
本次排行榜,广东共有28所高校上榜,与上期(2024年5月)相比,新增1所高校——深圳科技大学,内地部分高校排名有所变化。
#
◆内地5所高校进入前50:中山大学上期全球排名上升15位,此期继续上升2位,稳步前进,排名超过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牢牢占据省内第一的位置;华南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内地排名中被同济大学超越,略有下滑,但仍位居广东第二。
#
深圳大学全球排名上升9位广东211大学,内地排名保持不变,在上期超越首都医科大学后,仍为内地排名最高的非“双一流”高校,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整体变化不大,保持在前100名之内,省内排名前5。
◆10所学校进入内地:除上述5所学校外,还有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省内10强学校名单与上期相同。 #
◆内地排名有升有降:8所学校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稳定;11所学校排名上升,其中进步最大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升了4位。 #
8所高校排名下降广东211大学,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均下降5位,这两所高校已连续两期排名下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降4位,但仍是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
◆剔除异地校园,全省42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有17所未上榜,包括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肇庆学院等。
深圳技术大学是本期新上榜的高校,位列全球5068位、内地420位、省内25位。至此,深圳市公办本科院校中,除成立不久的深圳技术大学外,其余学校均上榜。 #
◆广东高校具体排名如下:
内地大学上榜 #
内地共有464所高校上榜,较上期新增8所高校:深圳工业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无高校退出。 #
◆内地9所高校进入全球排名:中科院大学沉稳低调,虽非985/211高校,但学术实力突出,连续多期位居内地排行榜首位,继上期进入全球前20后,本期排名保持不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继续稳坐内地前5,与其他后续高校拉开较大差距。
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分列第6至第8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升2位正式进入世界百强大学榜单,前21所高校中,除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均为985大学。
◆内地前33所高校均为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高校中,排名最高的为深圳大学(内地第34名),其次为首都医科大学(内地第35名)、江苏大学(内地第40名)、南方医科大学(内地第41名)。 #
◆绝大部分高校全球排名上升:两所医学院势头强劲,杭州医学院上升1051位,长治医学院上升423位,近年也正在筹备更名为医学院。
◆内地大学具体排名如下:
#
广东以上高校历年招生情况
#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
发送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