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七下八上的含义及我国北方地区防汛关键期解析

汛期是一个水利术语,是指一年中河水有规律、明显上涨的时期。 “洪水”是指水量充沛的时期,“汛期”是河水充沛的时期。汛期并不意味着洪水,但洪水一般发生在汛期。根据洪水季节和成因的不同汛期是什么意思,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的汛期:(1)以夏季暴雨为主的水位上涨时期,称为晚汛期; (2)秋季主要由大雨(或强连雨)引起的水位上涨时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节,河流冰堵、融化引起的水位上升时期,称为秋汛期。冻洪期 (4) 春季主要由河流上游冰山或冻冰盖融化引起的涨水期,南方主要由雨季引起的涨水期。春夏之交。这就是所谓的春季洪水季节。在黄河上,由于洪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春汛又称桃汛。由于夏汛和秋汛紧随其后,都容易发生大洪水,所以一般称为秋汛,通常简称为汛期。秋汛期间,我国大部分河流出现暴雨和洪水。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的南北运动和台风的频繁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汛期是什么意思,各地汛期起止时间不同。汛期(主要指秋洪水)的起止时间一般以该时期洪水发生的频率来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