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贵族学校哈罗香港国际学校将取消繁体字教学,家长们坐不住了

,让你了解真正的香港
#
这两天香港人为“简体中文还是繁体中文”的问题争论不休! #
这是有原因的,香港著名“贵族学校”哈罗国际学校香港校区计划调整中文教学政策,取消繁体字教学,采用简体字教授中文!
哈罗公学副校长本周一向家长发出通知,称学校计划从2023年8月起,为初一至初五班的学生只提供简体中文课程,取代目前简体和繁体中文课程并行的局面。 #
对于六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考虑到他们之前学习的是繁体字,需要时间逐步过渡简体中文的英文,中文科暂时保留简体字和繁体字混合使用的做法。 #
有家长得知这一安排后,不禁有些不满:“我们选择你们,不是因为你们不同于其他国际学校,用繁体字教中文吗?现在你们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改变政策?” #
学校发言人赶紧出来解释,学校现在同时开设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两种语言,是为了照顾本地家长的需求,也考虑到学习简体中文对学生将来在内地发展有好处,尤其是现在内地与香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很有道理的样子……)
#
随后他又安抚激动的家长:“学校也很重视当地家长的意见,6月到8月会召开家长会,充分听取家长意见后再做最终决定,如果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学习繁体字,那就不会改变。” #
哈罗公学于2012年落户香港屯门,是继曼谷、北京之后亚洲第三所分校,吸引众多明星、富豪子弟前来就读,如歌手张学友大女儿张耀华、影星甄子丹儿子等,全学年在校学生1170人,其中本地学生占33%。
张学友(左)与长女张耀华(右)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这并非香港首次发生简繁体字之争。
早在2023年底,香港教育局就推出咨询文件,指出学生掌握繁体字后,也应能认识及阅读简体字,并特别指出要“以普通话教授中文”、“提供更多实用的普通话课程机会”。
#
当时教育局的这份文件遭到网民的猛烈抨击,批评教育局要求学生掌握简体字是本末倒置,甚至有人认为政府是借此来“消灭粤语”。 (啊,你想多了?)
#
教育局委屈地表示,自2002年起,《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已提出“学生应掌握认读简体字的能力”作为课程发展的基本概念之一,因此“认读简体字”是必须的,这并不是什么新要求。 #
用简体字教中文很罕见吗?
不是!虽然香港大部分情况下都使用繁体字,但很多学校都用简体字教中文。香港有很多国际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语言教学政策。不管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有学校使用。
图片:视觉中国
#
英基学校协会旗下有 22 所学校,除基新书院 (该校以本地学生为主) 外,所有学校均使用简体中文教授中文。耀中国际学校和汉基国际学校使用繁体中文。 #
国际学校大多以普通话授课,聘请大陆老师,使用大陆教材讲授中文,当然也使用简体字讲授中文,主要是为了方便。
#
图片:网易 #
现实中,大部分内地和外国学生都选择修读简体中文课程。内地学生学习简体中文是出于习惯,外国学生学习简体中文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简体中文在全中国通用,使用范围更广,笔画较少,比较容易学。 #
图片:视觉中国 #
因此,一些香港当地家长会在家里把课本上的简体字翻译成繁体字,希望孩子也能掌握。
看看新加坡是怎么做的?
#
三年前,我在新加坡,和曾任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的中文老师的徐福基聊天,发现新加坡与重视“两文三语”的香港不同,目前新加坡教中文都是用简化字,学生从小学习简体字和中文拼音简体中文的英文,我们读的书都是横排的。这些规矩,最初是李光耀在新加坡创办华文教育时定下的。 #
徐福基(右二)与李光耀。图片来源:互联网
#
对于以英语为第一官方语言的新加坡人来说,学习中文的难度不亚于欧美人,新加坡的孩子从小就注重学习英语,很少把中文作为母语来学习,入学后,学习中文相当于学习外语。
回顾历史,新加坡曾进行过长达30年的“多说华语、少说方言”的推广华语运动,以统一新加坡华人的华语使用标准,消除方言隔阂,并决定开始使用简化字,作为配合双语政策实施的改革。 #
新加坡现在非常重视华文教育。图片来源:互联网 #
1968年8月,新加坡成立“汉字简化委员会”,并于1969年颁布《简化字表》。1974年,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教科书必须采用横排版,1971年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上述政策体现了李光耀的远见卓识,他重视华文教育,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新加坡重视英文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就连华文水平很高的李光耀本人,也终其一生在学习华文。 #
徐福基是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始院长。图片来源:橙新闻 #
据徐福贵回忆,李光耀曾说,要使用简化字和拼音,不能让小孩子讲带有口音的华语,要用规范的方式学习语言。
“李光耀决定不用繁体字教学,很多人觉得这是件大事。后来你会发现,马来西亚的孩子学华文,但说话、读起来,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新加坡已经实现了标准体系。”徐福基说。
当地专家学者又怎么看?
有香港学者指出,香港主要使用繁体字,如果孩子在学校学习简体字,难免会干扰学业,最好的办法是先只学繁体字,大学毕业后再学简体字,如果家长坚持送孩子读国际学校,应该让孩子广泛阅读和书写繁体字。
不过,有国际学校表示,根据老师的经验,学生并没有混淆过繁体字和简体字。(笔画多的才是繁体字,怎么会搞混呢?)
#
图片:星岛日报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晖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香港孩子的功课太多,因为繁体字笔画太多,很难写。香港人说粤语,但书写时使用现代标准汉语。口语是普通话。
#
他说,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值得推广,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没必要坚持用普通话来教汉语。 #
哈罗香港国际学校网站截图
所以国际学校的出发点很简单,用简化字来教中文,特别是书面语,方便老师和学生。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前两天听一个老朋友讲的。那天我坐地铁,在地铁站碰巧看到老朋友和她的邻居在道别。后来老朋友跟我聊天,说她刚刚跟我道别。我邻居以前在香港一家大型中资机构当高级部门经理,他觉得压力太大,就辞职了,因为他不会说普通话!
过去她曾聘请两名内地年轻人做助理,她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总觉得没必要学普通话。
但当她必须独自面对讲国语的事业时,她却无法应付,情绪上也非常困扰,她很后悔十年前没有好好装备自己。 #
好啦,故事讲完了,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
长按扫描二维码,和橙君做朋友吧! #
点击查看上期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