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出身的爸妈,如何应对孩子繁体字书写的难题?

女王大学的国际教育专家
作为新香港人简体中文的英文,生活在今天的香港,不会说、不会听粤语,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困扰,因为电视字幕早已标配,我们成年人只需要“繁体转简体”,简单转换一下模糊的文字,就能毫无障碍地接收信息。 #
但如果家里一年级的孩子拿着一本日记本问:“龟这个字用繁体字怎么写?”,当你需要“输出而不是接收”信息时,繁体字就不够用了。是否能无视随之而来的阻碍呢?
毕竟繁体字“龟”有18笔,比家长公认最难写的常用字“曦”只少了两笔,而且字形结构特别“象形”,细节丰富。从手机或字典里一字一画地抄下来再给孩子示范,估计学惯简体字的家长没几个能淡定的。 #
仔细想想,对于还在学习汉字阶段的孩子来说,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的转换,是无法和使用简体字几十年的成年人相比的。而且,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模糊转换法”也有局限性。对于接收信息来说还好,但一旦到了要写到纸上的时候,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
比如,如果把“饼干”这个字换成繁体字“餅干”,对于每天还在学习新字的小朋友来说,当他们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完全不同的字时,他们会如何排列组合呢?如何能想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呢?
#
毕竟,简体字和繁体字对于大脑而言,相当于两个不同的汉字应用系统,对于尚未建立完整汉字库、需要大量记忆的汉字初学者来说,在频繁的输入输出过程中,很难保持汉字系统一致,一致性对于便于记忆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
那么,在港读书的孩子该如何取得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平衡呢?
一方面,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未被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的繁体字改简体字改革所覆盖,因此繁体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被视为地域传统;无论是公文、报刊、书籍还是路牌、菜单牌,均使用繁体字。本地学校亦以繁体字教授中文。
另一方面,香港拥有众多国际学校,学生背景多元化,教育和管理面向全球,没必要盲目遵循本土传统,坚持使用繁体字教学,而且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也已明确表示,参加文凭考试时以中文答题的考生,可以使用符合标准的简体字。 #
因为香港的特殊性,有孩子在香港读书的家长会特别关注香港国际学校是使用繁体中文还是简体中文。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新加坡国际学校是使用简体中文,因为新加坡官方使用简体中文。因此香港的学校也采用了简体中文的教学模式。 #
不仅如此,在北京设有分校的哈罗国际学校也调整了香港分校的中文教学政策,规定从2023学年起,中文课程将统一以简体中文授课。
#
显然,采用简体中文教材进行教学确实是香港国际学校的趋势,有利于课程管理,也使分校能够共享教学资源。 #
近年,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学校进驻香港,英基学校协会旗下22所学校中,除启新书院外,其余学校均以简体中文作为教材。 #
因此,今次女王有系统地整理了不同学校简体中文课程及相关中文教学特色的资料,并系统地整理了香港现时涉及中英双语教学的“英语及普通话”学校资源,提供家长参考,让家长能为孩子选择合适学校。 #
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教学 #
01
耀中国际学校
#
在教学语言方面,耀中采取由粤语逐步过渡到普通话的教学政策,即幼儿园和一年级阶段的老师以粤语授课,从二年级开始全部用普通话授课。
该校的中文教科书全部是自制的,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作家的文章,并有繁体和简体中文版本供学生选择。
中学的中文课程会根据学生的背景和能力,将他们分到不同的中文班,分为第一语言学生和第二语言学生,第一语言学生是指母语为中文的学生,主要以繁体字授课,外国学生为第二语言学生,将以简体字授课。
02
#
米慎国际学校
#
米慎国际学校采用加拿大教学模式,实行英语和普通话双语教学,中文是预科班至九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目。 #
该校实行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并重的汉语教学,学校会将学生分入相应级别的汉语学习班,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繁体中文或简体中文。 #
03
汉办国际学校 #
汉基国际学校是香港首所推行中英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小学部由两位母语分别为中文和英文的老师任教,中文以普通话和繁体字授课,简体字只在小学使用,小学部设有专门的班级、已学过简体字的学生,并有特定的教材。
04 #
香港美国学校 #
香港美国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北美,主要教学语言为英语,中文课程以普通话授课,繁体字和简体字均有教授。
#
05
#
香港国际学校 #
香港国际学校采用美国课程,在初中和高中的AP课程中开设三门外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中文)。中文学习是R1-G5学生的必修课程。母语为普通话或相近语言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同时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以普通话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将使用简体字,并会接触一些繁体字。 #
简体中文教学
06
香港威克姆阿贝学校 #
香港威克姆阿贝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为英语,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中文教育。中文课程以普通话和简体字授课,学生每周有七节中文课。
#
07
#
新加坡国际学校 #
新加坡国际学校沿袭了新加坡的英语和华语教学模式,从幼儿园开始实行英语和华语教学,拥有多种简体中文教材,中文教学采用普通话和简体字。
学校规定,幼儿园至二年级华文、英文课整体比例各占50%;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将增设科学课,使用新加坡教材。学生必须用英文写作业,逐步养成用双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为改善学习习惯,数学、科学课将以英文授课,整体教学逐渐向英文转移。华文课将调整为每周约五至七小时的学习时间。
#
08 #
哈罗国际学校 #
哈罗国际学校提供英式私立学校教育,自2023年起,1至5年级学生将只学习简体中文课程,取代原有的简繁体混合课程。对于6年级及以上的学生,由于他们之前学习的是繁体字,需要时间逐渐过渡,因此中文科暂时保留简繁体混合使用。
09 #
瀚鼎书院 #
汉学院是一所中英双语国际学校,中文教学采用普通话和简体字,一至十年级中文课程教材采用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
10 #
加拿大国际学校
加拿大国际学校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也非常重视中文课程。中文教学以普通话和简体字为主。小学每周有四到五节中文课,学习口语和书写中文。还为非母语人士开设了中文课程。初级到中级普通话课程,以及为母语人士开设的高级普通话课程。 #
近年来,学校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包括建设中华文化中心、安排学生到内地上课、预科生到内地金融公司、银行、酒店等机构实习等,学生毕业后均具备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甚至可以进行言语分析、讨论、撰写评论。
#
11 #
香港默里菲尔德国际学校
英语和中文是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的必修科目。中文课程方面,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分班授课,每天有一节中文课,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并要求学生学习简体字。
传统汉语教学
#
12 #
弘历书院
弘历书院是一所以普通话和英语为教学语言的私立国际学校。中文课程主要参考北京、台湾和香港的课程大纲,使用繁体字教学。从一年级预科班到五年级,普通话是主要教学语言。从年级开始,英语教学时间会更多。
#
十三 #
上海维多利亚学校 #
维多利亚沪江学校是一所实行中英双语教学的学校,小学部实行双班主任制简体中文的英文,每门课由两名班主任共同设计并用中文和英文授课,中文教学全部采用繁体字。 #
14 #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是一所双语学校,教授英语和普通话。学校实施本地中文课程,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以普通话和繁体中文进行。
#
15
#
苏州浙江小学(国际部)
#
苏浙小学(国际部)课程基础为英式体系,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但同时也是一个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校环境,中文课程由讲地道普通话的中方教师授课,音乐、体育等课程也以普通话授课,教学文本为繁体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