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颖案庭审结束陪审团决定,家属发声:带她回家是唯一目标

我们感谢陪审团和为本案寻求正义而努力的人们。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并遵守法律,因为他们了解法律在本案中的适用性。 #
我们理解,一名或多名陪审员无法决定判处被告人死刑。虽然我们不同意这个结果,但我们可以接受罪犯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我们的创伤。我们希望他在监狱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我们失去莹颖时的痛苦。 #
我们再次感谢检察官、警察和其他执法人员为莹颖伸张正义所做的努力。我们感谢法院官员在审判期间对我们的照顾。我们感谢伊利诺伊大学和伊利诺伊州中部的华人社区,以及所有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各地支持我们度过这一艰难时期的人。我们被大家带来的善意和友谊所感动。 #
现在审判已经结束,陪审团也做出了决定,我们要求被告无条件告诉我们莹颖的下落。如果你的灵魂里还残留着一丝人性,请帮助我们结束苦难。请让我们把莹颖带回家。 #
章莹颖父亲(右) #
章莹颖男友兼未婚夫侯晓林表示,庭审结果在他看来,就像是在告诉人们,如果你喝酒、吸毒,就可以杀人而不用负责任。这是在鼓励犯罪,我不能认同这种做法。
#
我们从来没有忘记章莹颖 #
张莹莹,女第一考试网,1990年出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201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学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23年至2023年在中国科学院做访问学者。 #
2023年4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交换学习。
6月9日,准备签订租房合同的章莹颖因为错过了公交车而十分焦急,这时,一辆黑色的雅特车停在她身边,司机自称是便衣警察,可以载她到达目的地。
#
张莹莹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但因为赶时间,她还是上了车,可没想到命运却如此安排。
她的生命太短暂了
生命太短暂了。 #
据中新社报道,2023年6月1日,章莹颖在日记的最后一页用英文写下了这样一句话:Life is too short to be (生命太短暂,不能平凡)。
这个聪明单纯的女孩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短暂。
热情友善、孝顺父母、关心弟弟、热心公益、对生活充满憧憬……2023年7月8日开始的审判量刑阶段第一天,章莹颖的同学、好友在录制的视频中如此形容她。
司法部检察官詹姆斯·尼尔森说:“她根本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会这么短暂。章莹颖不仅是一名国际学者……她还是一个忠诚而有爱心的女儿……她是家人的希望。”
#
他说,章莹颖拥有一副美妙的嗓音,她热爱唱歌,“但在2023年6月9日,那美妙的声音沉寂了。”这不是“普通的犯罪。这是冷血、精心策划、残忍的,是经过数月策划的。”
辩方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死刑 #
案发以来章莹颖父亲不再上诉,辩方想尽一切办法为凶手开脱,百般阻挠死刑,并一次次采取“拖延策略”,控方与辩方的斗争十分激烈。
2023 年 9 月 #
克里斯滕森的律师要求将审判地点从案发地伊利诺伊州厄巴纳转移到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以“找到一个公正的陪审团”。同年12月6日,联邦法院法官批准了这一请求。 #
2023 年 12 月
#
辩护团队提出6项动议,包括要求撤销联邦起诉;排除克里斯滕森与警方的两次录音对话作为证据;排除从搜查克里斯滕森公寓获得的证据;伊利诺伊州不主张死刑,认为依据联邦法律以死刑起诉嫌疑人违反宪法。 #
2023 年 6 月 12 日 #
章莹颖案正式进入庭审阶段,辩护律师在开庭陈述中承认克里斯滕森确实杀害了章莹颖,但拒绝认罪。章莹颖家属的代理律师王志东称,这是“为免除嫌疑人死刑而采取的策略和伎俩”。
#
在审判的定罪和量刑阶段,辩方至少四次提出审判无效动议,但均被法官驳回。
#
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市法院。(图片来源:世界日报特约记者黄慧玲)
#
量刑时,辩方打出了家庭牌
#
当地时间2023年7月8日,章莹颖案进入宣判阶段。截至7月16日,辩方传唤了20余名证人,包括克里斯滕森的父亲、母亲、姐姐、前妻、童年玩伴、邻居等。 #
章莹颖家人的代理律师王志东指出,辩方选择的证人非常刻意,他们试图利用家庭关系、被告人的生活变故、他的心理问题,给陪审团施加压力,以阻止克里斯滕森被判处死刑。 #
家庭 #
7月10日,克里斯滕森的父亲迈克尔恳求陪审团不要判处儿子死刑。王志东律师指出,辩方故意选择克里斯滕森父亲来开庭,试图用他含泪的证词打动陪审团。
#
改变
此外,辩方还从克里斯滕森的生活中选取证人,试图证明他原本是一个正常人,甚至相当优秀,在案发前的一两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原因是酗酒,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婚姻也走向终结。 #
心理学
辩方首先传唤了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三名咨询师出庭作证,随后专家证人左林博士作证称,在得知克里斯滕森有自杀和杀人倾向后,咨询中心没有按照正常程序采取必要的后续行动和措施。 #
推卸责任
辩护律师还试图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归咎于他人,如将酗酒归咎于家庭遗传,将成绩下滑、婚姻破裂归咎于酗酒,甚至将最后的杀人事件归咎于心理咨询中心未能按程序跟进。 #
压力 #
克里斯滕森的父亲在作证时曾表示,自己似乎能够接受死刑,但无法想象儿子真正被执行死刑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称不忍想象。王志东律师称,“这或许是他真实的想法,也可能是辩护律师刻意营造的效果章莹颖父亲不再上诉,就是告诉陪审团成员,如果你们今天判他死刑,等他真正被执行死刑时,你们能坦然接受吗?你们已经夺走了他的生命。” #
张氏父亲张荣高(右)、母亲叶丽凤(中)、弟弟张新阳(左)。(图片来源:世界日报特约记者黄慧玲摄)
#
终身监禁 = 死刑
据中新社报道,律师王志东此前表示,如果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辩方上诉的可能性很小。
在美国,终身监禁意味着罪犯不能保释,也就是没有保释、假释、减刑或者保外就医等离开监狱的可能。 #
如果被判终身监禁,克里斯滕森最终将死在狱中。 #
如今,克里斯滕森将面临终身监禁,但他仍未透露章莹颖的遗体下落。 #
章莹颖妈妈希望看到女儿穿上婚纱、当奶奶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 #
网友对判决结果感到愤怒
#
此案凶手残忍无比,却没有被判处死刑,这样的结果让不少网友愤怒。 #
对于章莹颖的家人,以及一直关注此案的亿万同胞来说,这一判决结束了长达768天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也为章莹颖提供了一个打折的交代,这个结果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邓鸿表示:“正是美国法律和司法审判制度的缺陷,导致凶手很难被判处死刑。” #
因为美国的司法制度,正义不可能百分之百实现,这是我们从这个案件中得到最深刻的教训。 #
无论如何,这个恶魔不能继续危害人世。 #
愿莹莹安息。
#
来源:南平团市委(ID:编辑:鲍岚)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雅思小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