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学院:分建后拥有多个专业及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专任教师29人贵州民族学院,其中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9人,博士23人,博士研究生3人。有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贵州民族学院,省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对象3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具有海外/境外留学经历的教师4人。
#
学院建有国家民委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主要中药材鉴别与生产加工实训基地、民族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生药学”。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总经费900余万元;出版教材、专著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2023年以来,学院获得贵州省科技厅重点支持项目3项。学院药学学科发展呈现纵向与横向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态势。
#
学院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贵州民族药种质资源保护、民族药化学、民族药抗结核新药研发、民族药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步形成了以民族药文化为基础的科学实证研究、以种子资源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民族药化学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发为特色的药学学科。面向新时代,学院计划加强与大数据、化学工程、民族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民族医药与大健康、民族药高效采集、民族药文化数据库、民族药靶向制剂、民族植物学、民族药理学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动贵州民族医药现代化。加强校企合作、校农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服务贵州大健康产业和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