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是什么?与全日制用工有何不同?快来了解一下

兼职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模式,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而且有利于促进就业。
#
非全日制就业是指劳动报酬以小时工资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小时,每周总工作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就业形式。
01
全职工作但兼职劳动合同 #
有些用人单位将本来应该与劳动者签订的全职劳动合同擅自改为兼职劳动合同。在仲裁实践中,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一般根据合同内容、聘用时间、考勤管理、工资支付等多重因素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而不是单看签订的劳动合同名称;即使签订了兼职劳动合同,但实际工作时间、聘用方式、工资支付等与全职聘用相同,其权利义务关系仍将按照全职聘用确定。 #
02
#
人们认为兼职工作不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金 #
实践中,兼职劳动者工伤,用人单位全额赔偿的现象并不罕见,这往往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兼职劳动者不需要缴纳社保。
#
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无需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费,但必须缴纳工伤保险费。
03
#
将兼职工作视为“临时工作”
#
临时工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用工形式,与当时的长期固定工有区别,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的短期工人。《劳动法》实施后,法律上不再区分临时工和正式工,双方应签订劳动合同全日制是什么意思,明确劳动权利和义务。 #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与全职用工仅在上述几个方面有所区别,并不是指“临时性用工”。
#
04
#
将兼职工作视为劳动关系 #
兼职工作与劳动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兼职工作属于劳动关系,受《劳动合同法》的管辖; #
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受到《民法典》的规范和调整。企业为劳务关系一方,劳务提供方自行安排劳务,承担劳务风险。劳动者在劳务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不能作为工伤处理,只能依照民法规定解决。劳务关系产生的报酬称为劳务费。劳务费由双方协商确定全日制是什么意思,通常一次性结清或分期分批支付。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