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初中科学二班培训简讯及活动掠影

2024-05-2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这的确是好事。我区中考实验考试已经开展了12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基本改变了以前老师讲授实验、学生死记实验的局面。久而久之,由于实验考试题目一成不变,变成了应试型考试,学生不进行实验探究,而是死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或结论,考试时只有一般的操作流程,结果或结论就填在试卷上,毫无创新性。2009年实验考试再次改革,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混合在一张实验台上,学生选择器材进行探究。形式上有了变化,但效果真的有大幅度提高吗?值得深思。 科学教育要想走进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转变观念,还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摘自李新忠同学的博客我来到上海三天了,大都市的繁华与魅力令我如痴如醉;华东师范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亲切的人文关怀令我陶醉、温暖、鼓舞。两天来英语作文,几位教授的渊博学识和精彩讲解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特别是郝敬华教授关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的演讲,让我对前段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

#

因此,当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我们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暂时满足他们,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索潜能,鼓励他们进行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科学活动,也就是引导学生“做科学”。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探索中的很多活动无法进行。引导学生学会课外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只有回归生活、贴近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才能不害怕地学习科学。而且,教学如果能贴近生活,就会激起学生的认同;学习科学是实用的、有用的,生活需要科学知识。这种生活“需要”的动机,会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研究、探索、应用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摘自学生韩国敏老师博客一切发明创造都不是别人教的,而是靠自己想象、自己动手,不断进步的。 ----华罗庚转眼间,我们华中农村中学实施新课改已经五年多了。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方式,我们观看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抱有希望。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我们冷静审视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时,发现我们都是在靠模仿别人学走路,更多的是“新瓶装旧水”。 #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物理课堂教学依然和以前一样——单调、枯燥,学生的物理素养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虽然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和答案,而是以启发式的方式提出问题,但却缺少必要的等待。提出问题后,会迅速用暗示性语言将学生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引向设计好的路线。这在知识传授上或许是高效的,但却牺牲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依然是“搬运工”,把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教室里告诉学生。教师缺乏创造力,学生的创造力也受到扼杀。放眼物理课堂,实验依然是“稀缺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验大多还是“黑板实验”。没有实验,学生的学习情绪、知识和能力就成了无根之源。这些现象都说明物理课堂教学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保证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建立科学的教学流程,创造实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提高课堂效率”。------摘自实习老师刘长海的博客我来自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中学。学校地处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承蒙领导的厚爱,我被选拔参加这次全国初中理科科目培训。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

经过一天的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培训中心领导的重视和参加讲课的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其次是学院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文服务,他们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这也是我们的额外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初中理科学科的教学问题。首先是教材的问题,初中没有专门的理科教材,也没有开设理科课程,与理科教学相关的相关内容基本散布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师水平的限制、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些学科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在师范教学中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学校对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也不太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选用教材呢? 教材内容如何处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是重复性还是兼容性?我认为最好是综合性、交叉互补性,教材设计要注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不能缺乏可操作性。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内容基本都是以验证为目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但对于科学课程,还需要学生去验证吗?教师还能用灌输式的教学吗?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探索问题,如何观察猜测,如何敢于怀疑,如何主动观察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品质。 #

第三,是教学资源和师资的问题。目前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还很差,很多实验探索根本无法完成,更别说做一些其他的探索性实验了。另外,农村初中的教师水平还很差,很多教师只能教与自己专业相同的科目。理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很难找到擅长理科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加大对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如果这些外部条件跟不上,理科科目的“教学”最终会流于形式。第四,是评价体系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绝大多数农村中学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还在跟着中考的指挥棒跑。初中理科科目的地位将是这门科目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改变中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可持续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 摘自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