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在重庆实施近一年,效果如何?如何巩固和扩大成果?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作业时间控制标准
成为可爱的宠物小动物探索森林,变身为外星人穿梭于太空游乐场......近日,重庆中小学迎来了“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趣味十足的寒假作业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
这 #
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双减”以来,各区县学校纷纷运用“十八种武术”,积极探索和尝试家庭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使家庭作业和学习更加童趣,更贴近生活。
例如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中县实验小学为一至六年级设置了“快乐零作业超市菜单”,供所有学生自由选择:低年级学生成为小测量员,观察蜗牛爬行等;中年级学生探索了鸡蛋在着陆时如何不破裂以及蚂蚁如何携带食物。老年人完成豆芽制作,在社区做志愿者等等。学校位于土家地区石竹马武镇小学,将土家非遗传承项目融入课后服务课程。 #
重庆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们用“初冬”“小雪”等传统用语,鼓励学生从校园里寻找各种花、草、枝、果,形成图案,创作诗歌。大学城第一小学引导学生进行周末实践探索,孩子们用图文画记录自然之美;南禹中学举办了以“筑航天梦想”为主题的特别作业展,同学们通过手绘发射基地地图、绘制手抄航天报纸、制作航天模型等方式,感受科技的力量与神秘。 #
“学生作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作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据负责人介绍,实施“双减”以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作业时间控制标准,93.29%的家长认可学生作业整体质量。家庭作业考核评价不断完善,全国率先将家庭作业管理常态化落实纳入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
学术培训机构减少率为99.48%。 #
出席五届市人大五会的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铮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去年4月以来,全市开展专项行动5次,查处“培训”“教育”相关机构1.4万余家,开展联合执法1657次,处置违法违规机构1321家。目前,全市1545所学研机构中已有1537所减少,减少率达99.48%。 #
根据市教委抽样调查,83.68%的学生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不再参加任何校外培训。 #
“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培训机构要少得多。”沙坪坝区一位家长表示,他的孩子上初中二年级,他和同学们课后不再去培训机构,这样就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摄影等知识,并参与社区活动。 #
这
抽样调查结果还显示,97%的小学生和92.4%的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与2023年相比大幅增加;超过十分之八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睡眠质量更好。
#
不仅如此,“双减”有效减轻了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做好 #
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双减” #
如何巩固和扩大“双减”成果? #
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四牌坊小学副校长胡敏说,“双减”政策的出台实施是“十四五”教育改革的重要支点,但如何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双减”成果,是一个重大课题。
“学生上课的次数少了,书面作业也少了,但家长们却有了新的焦虑。”胡敏指出,一些家长开始增加网课,增加过多的特色课程,占用了学生的时间......这些现象是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
此外,胡敏的田野调查发现,以江津区为例,149所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服务的教师6755人,占比92.24%。“这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些负担。对此,胡敏建议,应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和适当增加教师配置来减轻教师负担。
胡敏还认为,要建立供不应求的个别学科教师的区域交流共享机制。心理健康、科技等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要进行交流和分享,以免增加人员配备,减轻其他教师的工作压力。 #
“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双减'成果,顶层设计要跟上和推进'双减'工作的整体。”市人大副主任、荣昌区教委副主任谢俊彦认为,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社区等相关单位要加强联动协调,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检查的长效机制。谢军彦表示,利用行政权力加强对外综合治理等手段,只是一级“阻拦”;只有孩子们勤奋好学、快乐的天性,才能让“双减”工作上升到“稀疏”的水平。
#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 #
“当务之急是加快落实家校社区协调机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西南大学附属高中校长、党委副书记欧健认为,要充分认识孩子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资源配置多元化,管理机制完备,考核激励力强。
欧健建议,学校要构建由“人生与职业规划”、“生涯规划”和“三年学业规划”三个层次组成的结构体系。在社会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社会场所的作用,为学生成长提供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实践、差异化、个性化教育的优势, 并通过家长教育讲堂、家长教育沙龙、名导师校园游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经验和实践。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的职业教育安排,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在周末或寒暑假到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社会服务机构和教育基地开展职业调研和职业课程体验, 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金玉表示,重庆将借助家庭作业改革推进课堂改革,重点“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推动家庭作业改革分级分类实施,增强家庭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确保减负、质量效益落实,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作业设计的优秀案例编成册,充分发挥优质家庭作业设计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诊断和家庭作业设计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细化总结重庆学校实施'双减'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和成果,推广各区县和中小学优秀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优秀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学校'双减'工作质量。”
“同时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李金玉介绍,全市将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
此外,在课后服务方面,引导各区、县、中小学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统筹利用好科普、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采取“请进请出”等多种方式,提高课后服务项目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加大城乡课后服务投入,完善课后服务资金保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