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乌兔逢双春”,五人要躲春是啥意思?

2024-04-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今年是大宝的本命年。

不知不觉中,大宝已经度过了人生的第一轮,他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

我记得那时那个软萌可爱的小暖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变成了一个固执叛逆的年轻人。

#

有时他可以让人气得眼里冒出星星,有时他又可以因他的小举动而感动。 孩子确实是父母一生中的软肋。 他们气得“心脏病发作”,却无能为力。 #

我暂时不说这个。 #

据说今年年初我就给大宝准备了红秋衣、红袜子、红衣服……让他在大年初一早上换上,寓意着好运从大宝开始。新的一年,逼“小人”退却。 好运来了,好运来了。

#

因为孩子的出生年份2023躲春时间,今年我也特别留意了一些关于兔年的俚语习俗。 #

尤其是老人提到的:“一只黑兔遇上两个春天,五个人想避开春天。” 我觉得里面好像包含了我们老祖宗的一些教诲和言论,所以查了一些资料,详细了解了一番,觉得很有趣,分享给大家。 #

老人说:“黑兔遇上双泉,我们五个人得躲开双泉”,这是什么意思呢? #

我听一位精通易经的农村老人说:2023年,癸卯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根据天干地支历,今年二月有闰月,长达383天。 又因今年有两次立春,故又称双春年。

#

因此,民间普遍认为2023躲春时间,立春这一天,有五类人想“躲春”。 #

1、“黑兔遇上双泉”

#

众所周知,古代没有阳历。 根据天干地支,农历年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 #

十天干是:甲、乙、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十二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可以配对六十年,称为“六十年”,从而演变为农历。 #

①为什么有2023年是“黑兔年”的说法?

#

因为在农历中,天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对应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 地支对应地面上的十二生肖。

#

2023年是癸卯年,癸属水,水的代表色是黑色,卯是兔,所以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或水兔年。 #

②为什么2023年仍然是“双春年”? #

上面所说的就是农历,是由月球绕地球运行形成的。 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29.5天,也就是一个月。 一年有 12 个月,农历年有 354 天。

#

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按照公历记录年份的国家。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即365天,称为太阳年。 #

这样算下来,每年阳历年和农历年就会相差11天。

#

古人是有智慧的。 为了协调四时的平衡,防止四时脱离实际,协调阳历与农历年份矛盾的演变,人们想出了一种方法:每闰加一月。年。 #

因此,出现了闰年和闰月,例如每三年一次闰月、每五年两次闰月、每七年三次闰月等。

#

2023年癸卯年恰好是闰年,而闰月恰好出现在二月,所以会有两个立春:

#

一次是正月十四,也就是2023年2月4日;

#

有一次是腊月二十五,也就是2024年2月4日。 #

因此,有说2023年是“黑兔遇双春”之年。

#

2.“五个人想躲春天” #

因为2023年会有两次立春,也就是所谓的“60年一遇的双春年”。 #

因此,人们认为,在2月4日立春这天,有五类人想“藏春”或“藏春”。 #

人分为哪五类?

#

分别是兔年、鼠年、鸡年、龙年、马年出生的五种人。

#

这五类人为何要“躲春”?

#

因为我们的祖先认为,符合这五个生肖的人,很可能会“得罪太岁”。 “太岁”分为值太岁、重太岁、冲太岁、行太岁、破太岁等。

#

太岁就是天上的岁星,也就是天上的木星。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木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相当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十二圈,也就是十二年。 每年每自转30度等于一个地球年。 #

2023年,年星在大火的东方方向,正好在青龙祈宿的中间,方向为“卯”,所以兔年出生的人会这一天“值太岁”;

#

年星“卯”位的对面是“酉”,位于西位,所以鸡年出生的人在这一天“迎太岁”; #

与隋星的“卯”位成直角,在南方的“午”位。 因此,马年出生的人在这一天会是“破太岁”; #

年星的“卯”位呈九十度直角,“子”位在北方,所以鼠年出生的人在这一天会“兴太岁”; #

由于“卯”位是“因太岁”,而生肖中兔与龙相冲,所以龙年出生的人在这一天是“因太岁”。

#

因此,今年这五个生肖的人,符合民间“犯太岁”的说法。 立春这天要小心谨慎,穿红色衣服,以“辟邪避灾”。 #

2023年春节已经到来,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 #

2023年已经到来。 除了本命年出生的朋友穿红色辟邪之外,作为三年疫情解除后的第一个重要年份,大家还是要注意防疫,抗击疫情,平日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好预防措施; 不要熬夜,不要焦虑,保持身心愉悦。

#

此前有专家预测,今年的疫情可能不会太乐观。

#

虽然第一批过了阳期的人已经康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但在长期抗疫斗争中,我们的态度不能放松。 前面的路还很长。 #

写在背面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便拿起就能拉出一长串相关的理论和名言。 #

其中蕴含着许多古老的智慧。 我们在传承的同时,既不能迷信、张扬,也不能全盘否定、视其为过时的糟粕。

#

有选择地吸收。 通过了解这些隐藏在民俗中的趣闻和故事,我们更加感受到珍惜家人、彼此相爱、共度余生。 #

最后,祝全世界所有人新年快乐。 告别,年年烟花; 日日夜夜,年年平安。 #

今日话题:你给孩子讲过这句古话背后的故事吗?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