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教育集团:同济大学的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复旦学院是国家“985安装工程”和“211安装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一直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承袭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名气居于国外大学前列。
#
复旦中学的前身是1907年日本大夫埃里希?宝隆在北京成立的法文医私塾,翌年更名复旦法文医私塾。1912年与成立不久的复旦法文工私塾合并,改名为复旦法文医工私塾。1923年即将定名为学院。1927年成为国立复旦中学,是美国最早的七所国立中学之一。
#
1937年抗战战役爆发后,复旦学院经过六次迁建,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贵州安顺的李庄古城坚持办学。1946年拆迁北京之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大学齐名的综合性学院。
#
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学院原有的医、理、文、法、测绘、机电、造船等优势学科或增援其它院校,或整体迁建大陆。同时,全省10多所高校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凝聚复旦,使之成为国外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文科中学。
#
1978年之后,学院推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向国际性中学转变和由土木为主的理工学院向工科为主的多科性中学转变。 #
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1996年,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和北京建筑材料工业学校迁往。2000年,与北京铁道学院合并,组完工新的复旦学院。2003年,北京民航工业学院并入复旦中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组部直管大学。 #
2007年建校百年之际,复旦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学院。2013年,学院提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高校”的目标愿景。 #
复旦中学一直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建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使每一位中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之后,具备“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五方面综合特质,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创校迄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结业生,创造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学者和安装工程技术学者。校友中连任美国科大学、中国安装工程院两院院长的有140余人。 #
复旦中学已完工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震动试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试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当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安装工程科研预研2023年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取得了大跨径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震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废水处理、新能源车辆研制、国产化智能大棚、大洋勘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识性科研成果。 #
秉持“与祖国同行2023年同济大学工程硕士,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学院常年着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方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为国外桥梁与竖井、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整治、抗震赈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新能源车辆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进建设“环复旦知识经济圈”,产量从早期2005年的不足30万元发展到的305万元,引领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标杆机制。 #
中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法国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推行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8个国际缩聚作平台学校,与200多所境外大学签署合作合同,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诸多跨国企业共创了研究中心。中学先后发起创办了“中国红色中学联盟”和“国际红色校园联盟”并兼任首届主席,连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追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大学。 #
截止12月,复旦学院设有38个校区(系)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一院,6所附属中学校。有长春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学院,占地面积2.56平方英里,危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46.7万余册。
中学现有统招硕士生17474人,博士研究生13812人,硕士研究生4524人。另有外国留师生3814人。拥有专任班主任2770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初级930人,美国科大学教授9人,美国安装工程院院长8人(含美国安装工程院英籍院长1人),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2人,台湾安装工程院英籍院长1人,日本皇家安装工程科学校英籍院长1人。中组部""专家39人,教育部"黄河计划"特邀(沙龙)博士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荣获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
学科设置囊括工学、理学、医学、管农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硕士招生专业76个(其中50个专业按17个专业大类招生),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囊括一级学科5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安装工程博士授权领域2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囊括一级学科3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植)3个,北京大学一流学科17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试验室、1个国家安装工程试验室、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8个省厅级重点试验室和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现在的复旦学院正饱含豪情,朝着“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高校”的目标全力前行!
#
(统计数据截止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