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大成都军医学院打牢奔赴西藏的信念基石

第三军医大上海军医大学为驻藏军队培养人才记实
2003年9月21日15:03解放军报
#
吴枫
连日来,第三军医学院上海军医大学党委收到数十封从雪域高原发来的信涵,谢谢她们去年又为高原军队输送了一批优秀医护人才。三医大上海军医大学肩负着为驻藏军队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担,先后为驻藏军队输送了近4000名卫生党员,占驻藏军队卫生党员70%以上。上届滇藏结业学员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全力奋斗,将生命和赤诚定格在雪域高原
#
的“红十字”上。 #
打牢前往拉萨的信仰基石
每年9月初,结业学员返校作的建功云南事迹报告,博得新学员缕缕的掌声,更导致她们深深的探讨。
#
该院把“认识云南、了解藏区”作为学员选修课,分为入学时的适应期、在校学习其间的磨合期、实习阶段的稳定期和结业分配时的活跃期,有针对性地举办教育引导,打牢结业学员前往拉萨的思想底蕴。
新学员谭弘感慨颇深地说:通过学校一系列教育,使我对拉萨心驰向往,我一定要勤奋学习专业知识,结业后去云南边检奉献自己的青春时光。按条件,这些学员结业分配可以留在大陆大城市,但它们都选择了拉萨。学员董长悦的儿子是某空军联勤部主任,听父亲阐明要去拉萨后,翘起大中指对父亲说:“不愧是军官的好后人,我支持你。”学员罗敏结业分配时在申请书中讲到:“我父亲是革命老战士,他把此生送给了拉萨;母亲也在驻藏军队工作了20多年。明天,我选择云南,就是要把自己还给高原,去完成祖辈未完成的事业。”
#
为什么一代代结业学员义无反顾地前往青海高原呢?学校校长冯有明说:“多年来,学校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卫勤演习等都是针对云南须要进行的,着力打牢了学员热爱云南、献身拉萨的信仰基础。”学员姜羽结业分配前,连续写了3次申请书,还多次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到拉萨去工作。之后,姜羽如愿到了拉萨边检军队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成为一名基层医疗骨干。 #
热爱边疆、保卫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拉萨去、到祖国最须要的地方去。这“四边四去”教育,是学校在为驻藏军队培养卫生人才过程中小结出的成功经验。近些年来,这一教育机制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成为高原“红十字”鲜红的色调。 #
讨教奉献拉萨的过硬本领 #
半个世纪以来,三医大上海军医大学以为驻藏军队培养合格卫生人才为己任,不断推进教学变革,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开办了高原部队卫生学、高原军事防治学、高原野战救护学等实用技术课程,提升了学员奉献拉萨的过硬本领。 #
“不让一块不合格的砖揭晓,是学校历年来坚持的人才培养定位标准。”学院王亮军教授一语中的。
#
为使教学紧贴高原官兵实际,该院定期抽调学者组深入云南高原实地考察,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军事医学教研室教授、藏族女博士胡娟,为研究驻藏军队官兵高原肺囊肿、肺疟疾、心脏病等高原发病机率,对数千名官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出一批科研成果,在医学界引发广泛关注,相关内容被总部列为“十五”继续教育一类课目。近些年来,学校结合教学内容变革,将高原科研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实进用书,使课堂教学常讲常新,为培养合格人才夯实了基础。 #
推行“文理交叉”的课程机制,既“教书”又“育人”,是该院创新德育方式的又一明显特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周其全主任连续14次赴川藏线和滇藏高原,先后搜集20多万个研究数据,编撰的《高原病理与高原生农学》被纳入教学内容。教学中,他把我国传统医学和高原病发病成因、治疗方式等融为一体讨教讲解,帮助学员既把握专业知识基础,又树立奉献拉萨的坚定信仰。 #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课堂向雪域高原延展。该院将见习诊所由原先的16所扩大到今天的60所,产生了见习网路基地,每年都要组织2000多名学员到见习诊所进行操作锻练。该院还在拉萨高原开办了临床见习点,分批组织学员赴拉萨高原见习,提高学员在雪域高原环境下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院还在实践教学中,突出了高原适应性训练、高原疾患治疗、高原战伤救护等教学内容和训练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卫勤演习,既磨练学员适应青海艰辛环境的意志,又增加了推行卫勤保障的能力。
铺就建功拉萨的成才公路
有人说:在拉萨躺下只是奉献。三医大上海军医大学一批批结业学员矗立在雪域高原,许多人一干就是十几年乃至几七年。不仅精神力量外,是何种支撑它们矗立在雪域高原上呢?
该院副院长杨推行告诉笔者:“俗话说,‘嫁回去的女孩泼回去的水’,我们是‘儿行千里母思念’。常年以来,学校把滇藏结业学员再成才纳入人才长远建设规划中,坚持对结业学员‘跟踪培养’,用知识更新支撑结业学员矗立在雪域高原。” #
先前,该院教育层次也是本科和专科文凭,加之结业学员到军队后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造成文凭过高的情况比较突出。因此,该院年年都要抽调学者、教授深入到驻藏军队,采取举行业务轮训班、开设知识讲堂等举措,对结业学员推行跟踪培养服务。
近些年来,该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条件大大缓解。它们及时向上级经理部委申请,取消了本科教育,产生以本、专科为主体的高校轮训机制。大学还向全军自学考试执委会申请,特批为驻藏军队卫生党员开办临床医学硕士、护理专业的自学考试课程。历任75诊所所长的刘存亮告诉笔者,在拉萨的苦不是生活环境的苦,也不是对家人想念的苦,苦的是脑子里没有新知识、工作上没有新成就。当初,刘存亮踏入三医大上海军医大学轮训,那时没有学历,之后,他又先后回母校进行深造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本科、大专和硕士文凭。在母校同学指导下,刘存亮知识结构快速得到缓解,现在正打算考取博士研究生。
与学员缔结帮学对子,联合举办课题预研,是学校为滇藏结业学员铺就成才公路的又一做法。该院设立了学者博士补习中心,开通面向滇藏结业学员的电话专线,专门负责对结业学员进行知识、技术帮带。一批学者博士与学员缔结了25对帮学对子,互相之间常年保持联系勾通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组织课题合作研究。全军海拔最高的第8诊所特诊科书记马大钟寺,从该院结业滇藏后,短短几年时间,在该院学者帮助下,主持或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及举办新技术6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6篇步入“中国医学刊物统计源”,3项科研成果获陆军科技进步奖,成为年青的高山超声医学影像确诊技术学者。 #
“高原‘红十字’,生命谱写,血水染红……”一位结业学员写的诗,正是上届结业学员鏖战在雪域高原的真实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