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他生活与写作有三个原则:热爱智慧、热爱异性、追求有趣

王小波说他生活与写作有三个原则:热爱智慧、热爱异性、追求有趣,这句话假如用在毕加索的脸上得稍作更改,那就是热爱美术、热爱异性、追求疯狂。毕加索热爱美术这没哪些可说的,你们都可以见到,热爱异性那也一点不假,他热爱异性象热爱美术一样狂热,但与他热爱美术不同的是,他对异性整体上的热爱贯串了他的此生,而对个体,他热爱时象一团火,即便不热爱了,他就是一块冰,让他当年热爱过的男人觉得潮湿凛冽,他对他们的冷与热成就了他们,也毁了他们。 #
1927年的深秋,47岁的毕加索在伦敦轻轨的人群里看见一个有天红色的鼻子、浅蓝色头发的少男,他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指,看着却说:“我是毕加索,你和我将在一起干一番伟大的事业。”毕加索确实没有骗她,他没多长就把这个孩子拉到了他的床上,继而拉到了他的画笔上,让她成为永恒的美术,以便让她名青睐史,这一年,这个女人才17岁,她就是玛丽.黛莱丝.华尔特。
#
没有人晓得毕加索多少次将他的这些做法如法炮制,据研究毕加索的学者考证,毕加索此生离婚两次,另外最少有五位情人,而这七位女人之中,有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溃,两位自缢。在毕加索的所有女性中,虽然只有某些主动逃脱他的魔掌的人就会再次辛运,再次成为自己,而不仅仅毕加索的美术。1946后,65岁的毕加索又把24岁的女作家弗朗索瓦兹搞到了手,几年之后弗朗索瓦兹总算“对和一座历史庆祝碑一起生活倍感了厌恶”,主动离开了他。多年之后,她这么评价毕加索:“对于毕加索来说,给女人们画像就是诱人女孩的一种模式,其他的女孩是通过他们的肖象来认同自己的,而即便他歇手不画他们了,他们的一切也就完了。” #
在毕加索的所有女性中2023哭泣的女人毕加索,烧毁得最彻底的要算女作家兼摄影师多拉.玛尔,我见过她的一幅照片,她的美虽然不通过毕加索也会成为一种永恒。1936年毕加索初次遇见她时惊为天人,那一年毕加索54岁,多拉不到三十,当时毕加索恰逢他的美术枯竭期,这个美好的女性给他的美术带给了新的灵感和魅力,但她一样克服不了被舍弃的命运,这个过程并且在它们还在一起时就开始了,毕加索对却说,他不爱她,她并不美,她不仅会哭此外,简直一无是处。 #
就是在这其间毕加索创作了他的那幅举世轰动的《格尔尼卡》,评论家觉得这幅画“虽然没有出现客机和手雷,但却集聚了残忍、痛苦、绝望和诡异的全部意义”,多拉用她的手机记录了这幅画创作的全部过程。她不晓得毕加索虽然画的正是她,这是另外一幅《哭泣的男人》。多年之后,毕加索就这幅画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那儿,老鹰代表暴力,马代表人民……”,我担心他骗了你们,老鹰似乎就是他自己,而这些绝望的脸和下肢的碎片,正是被他击溃的多拉。 #
我仍然不能理解,一个象毕加索那样对世界富有博爱的人(他画过最知名的和平鸽)为何会对他当初爱过的女孩颇有慈爱之心2023哭泣的女人毕加索,他为何能够象吸血鬼一样把他们吞掉,于是毫不客气地舍弃,但我晓得对一个美术家的道德上的一切诘问颇有意义,它们虽然在道德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