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招办提醒:识别招生骗子的六大诈骗伎俩

会考成绩揭晓,招生投档将要开始。每年此刻,都有不法分子打着种种诱饵,进行以牟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欺诈活动,一些考生和父母常常轻信许诺,上当被骗,除了损失钱财,还耽搁考生的正常投档。省教委告诫:广大考生和父母应减少严防意识,留意辨识招生骗局的六大欺诈手段。
#
行径一:混淆教育方式欺骗 #
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局蓄意混淆网路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补习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统招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湖北大学招生计划,欺骗希望就读脱产普通专科高校的考生,宣称只要付钱就可以上中学,并且重点高校。父母掏钱后,领到了投档通告书,入学后来方知上当被骗:就读的根本不是统招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函授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校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严防告诫:网路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是高等教育的方式,但跟脱产普通高等教育有差别,网路教育、自学考试不须要出席统一会考、统一投档即可就读。混淆教育方式来欺骗考生和父母,是现今较常见的诈骗方式,招生骗局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父母的主意。
#
手段二:假冒大学人员牟利 #
小偷号称为某大学招生人员,携带有某大学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父母,滔滔不绝地鼓吹,诱使师生和父母补报志愿。取得父母信任以后,又指出投档的难度,并预示自己可以帮忙。有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盲目慷慨出手,结果上当行骗。 #
严防告诫:投档工作全部推行异地远程网上投档,通过计算机网路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录取,任何人为诱因都不能影响投档结果。
#
骗局三:自称“低分高录”哄骗
骗局声称是招生高校或省教委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宣称自己有方法让不够中专线的考生投档到硕士高校,只到本科分数线的投档到硕士专业,从考生手里套取大量钱财。
严防告诫:省教委严苛执行批次线,不投档任何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新政规定的考生;不仅国家和省规定的照料新政,没有任何人在大学招生中享有特权。投档的批次线下考生都是符合国家和省里规定的照料新政,不存在由某个人打招呼、批条子。
手段四:声称“内部指标”“小计划”“自主招生”诱骗
#
这是招生小偷惯用伎俩。它们编造文件、印章湖北大学招生计划,成立报考处和咨询电话,冒充“湖北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冒充大学招生人员。和父母碰面时,它们常常会掏出一些编造的护照和学院的空白投档通告书,声称手中把握有个别院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父母先付一部份订金,其余部份等投档通告书到手后再交。其实,当父母将订金如数交上后,她们给父母的是编造的通告书,或则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
严防告诫:省教委严苛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学院和招生计划由省教委统一对社会曝光;投档其间学院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或许的。
手段五:借助“定向招生”诈骗 #
一些奸商运用国家定向招生新政,误导考生和父母,鼓吹自己可以弄到某甲学院定向招生计划,保证投档,公开叫价,索要何谓“定向费”,以诈取父母钱财。 #
严防告诫:少数部门属大学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有招生计划,少数高校有“一村多名高中生”“乡村大夫”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也有少数高校有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在广东省的定向招生计划与其他招生计划一样,由省教委集中统一录取投档。 #
手段六:运用何谓“预科生”进行诓骗 #
国家规定不容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何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申领投档手续,不能取得学籍。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动,到处搜集生源,向非法招生院校推介,向父母索要巨额弊端费、信息费。
严防告诫:不仅县级教委,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申领普通大学招生投档手续。按教育部规定,广东省考生只有经过浙江省教委代办即将投档手续,就能取得普通大学学籍,结业时才会荣获普通大学的文凭学历证书。(方琳、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