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月伴你行)年终利润结转的正确流程(含流程图及会计分录)

↑点击顶部“税月伴你行”,天天有收获!
年末收益冲销的正确步骤(含步骤图及财会分录) #
彭怀文
#
申明:本文中无非常申明的,财会核算适用的是《企业财会准则》,而不是《小企业财会准则》和《企业财会机制》。 #
因为财会核算要分期,因此到了年末,就须要对全年的经营成果进行预算,财会核算也要对收入、成本、费用等以及收益进行摊销。
#
点击右图,学习最具备可操作性的地税筹划:69节课,100+案例,全步骤纳税筹划,读完即用,永久回听,免费加群! #
一、首先是损益类课目结转到“本年收益” #
这个就不多说了,都是学财会的,哪些是损益类课目不用我解释和多说。总之,到了年末,所有的损益类课目应当摊销平。
#
1.收入、收益类课目摊销:
#
借:收入类课目 #
贷:本年收益 #
2.费用、费用、损失类课目摊销:
借:本年收益
贷:费用、费用、损失类课目 #
二、进行纳税调整清除,并确认“所得税金用”
有人会认为奇怪,还没有到企业所得税汇算的时侯,为何要做纳税调整清除呢? #
由于财会核算和税法规定存在着这些差别,会产生永久性差别和暂时性差别,对我们确认“所得税金用”会形成影响。为了尽或许保证财报的精确性,我们不能直接按照“本年收益”计提或确认“所得税金用”、“应交所得税”,必需要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所得税递延负债”的影响,包括曾经和先前年度的影响。 #
借:所得税金用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以上分录是合并在一起的,实务中或许是还要分成多个分录的。关于所得税金用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问题2023结转收入的会计分录,比较复杂,之后专文分享。
#
确认所得税金用后,就可以计提:
借:本年收益 #
贷:所得税金用 #
三、将“本年收益”转入“利润分配”
#
“本年收益”也仅仅一个过渡课目,最终还须要转到“利润分配”科目。 #
1.巨亏:
借: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
贷:本年收益
#
2.赢利: #
借:本年收益 #
贷: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
四、利润分配次序及分录
#
根据我国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收益分配应按下述次序进行: #
第一步,估算可供分配的收益。 #
将本年净收益(或巨亏)与年初未分配收益(或巨亏)合并,估算出可供分配的收益。假如可供分配的收益为正数(即巨亏),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假如可供分配的收益为负数(即本年累计赢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
第二步,结转法定盈余公积。 #
按抵减年初累计巨亏后的本年净收益结转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收益,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前收益。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巨亏时,能够按本年税前收益估算应提取数。那种“补亏”是按帐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巨亏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领取股息,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状况下提取盈余公积。
第三步,结转任意盈余公积。
#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息(分配收益)。
收益分配财会分录: #
1.结转法定盈余公积金(税前收益的10%) #
借:收益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
贷: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 #
说明: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 #
2.摊销任意盈余公积金(依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列或监事会决议估算)
#
借:收益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贷:盈余公积金-XX基金
#
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金”前分配股息。
#
3.分配股息(依据监事会决议):
#
借:收益分配-应付股息
#
贷:应付股息 #
4.摊销收益分配 #
借: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
贷:收益分配-摊销法定盈余公积金 #
收益分配-摊销任意盈余公积金 #
收益分配-应付股息 #
将前述内容小结如右图:
#
五、以盈余公积金等填补巨亏
#
1.以盈余公积金填补原先年度巨亏 #
借:盈余公积金
贷:收益分配-盈余公积金补亏 #
2.以资本填补原先年度巨亏
借:实收资本/股本
贷:收益分配-资本补亏 #
六、适用《小企业财会准则》和《企业财会机制》的
#
1.适用《小企业财会准则》的
《小企业财会准则》的核算相对简略2023结转收入的会计分录,这些时侯财会核算是参照税法规定的,同时不用考虑和核算递延所得税,虽然是存在税会差距的状况,只是直接在当初踏入损益。 #
年末收益摊销,步骤与适用《企业财会准则》基本一致,也是会少递延所得税的环节,另外核算课目部份存在差别。 #
2.适用《企业财会机制》的
基本上与《企业财会准则》差不多,也是财会课目有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