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招生岂能“凡问就录” 僵局破解终在技能教育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些学生拿着广西工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却被校方告知,学校床位不足,无法接收。事后,校方承认,他们总共发出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但学校只能容纳900名学生。 #
招生录取为何如此儿戏?广西工商学校负责人道出了个中缘由:“这些年招生一直不好,经常招不满,学生报到率通常只有20%左右。 ”言下之意,如果不超发录取通知书,可能就无法招满学生。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职校生的就业率也在不断攀升,但在不少人的观念中职校生不如本科生,选择职业学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之举。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中专院校比上一年减少600多所,在校生减少近百万。职业学校以“广泛撒网”应对生源的不确定性,一些学校“凡问就录”,甚至在一些学校,即使没有录取通知书,学生也可以报到。
#
广西工商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折射出的其实是职业教育的集体自卑。正如当地教育部门所称,中等职业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已成为一种常态。
#

这边全国中高职院校正面临招生困难的尴尬局面,而另一边同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庆新华电脑学校却正迎来招生的“春天”。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众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传统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社会脱节的教学模式、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困难的各类问题,让家长和学生十分担忧。重庆新华电脑学校为何会迎来招生“春天”,报名学生纷至沓来,重庆新华负责人说出了学校招生的几点原则: #
一、招生不能“凡问就录”。2016年学校秋季招生,来校咨询、
#
报名学生不少。为了取得优质生源,培养出最好的互联网人才。我们对来校报名的学生都会进行一个初步的入学测试,从入学测试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适合学习我校的专业,适合学习哪种专业,避免盲目招生。 #
二、教学不能“脱离社会需求”。重庆新华电脑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拒绝“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教育。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企业项目实战贯穿教学全程,可以说学生在校学习的2、3年时间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确保学子毕业后进入企业可尽快上手。

三、就业不能“盲目推荐”。重庆新华电脑学校会与入读新生签订就业协议,这既是对学校的约束也是对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毕业生就业,新华一直以来都遵循对口就业,对与我校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也设有一定的门槛,公司规模大小、薪资标准等等需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才可进行合作,学校这样的“高姿态”才能确保学生的好工作。
最后,该负责人还说道:“超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做法确实不可取,只要学校能够确保教学品质,学生就业率高,就不怕没有生源。”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