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驾校:亦师亦友 他用行动赢得了爱和赞赏
见过张教练的人都说他有一种让人不可抗拒的亲近感。在没见到张教练之前,想必有些学员和小编一样,不知道这种神秘的亲近感从何而来。到了训练场才发现,这种亲近感来源于——常挂嘴边的微笑。 #

张教练中等个子,笑容真切,性格温和,很多时候,他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一个教练,更像是一个朋友,因为他总是以朋友的身份给学员以指导和鼓励。记得那天去训练场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学员正在练习倒车入库。当车子缓缓进库之后,学员将头伸出窗外问了一句:“教练,怎么样?”这时的他没有说一句话,只反馈了两个动作:一个是微笑,一个是鼓掌。学员看到这两个动作后,满怀信心地将车开出库去…… #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一定要千言万语,不一定要长篇大论,也许一个自然的微笑、一次交心的谈话就是最好的交流和安慰方式。
今年四月份,合肥三联学院一个名叫张浩的大学生来新安驾校报名,在学习科目二的时候分到了张教练车上。很快,科目二的训练进入了正轨。刚开始练习,感觉不是很好,整个人有点心不在焉,张教练以为他是初次接触,紧张的缘故,可是练习了几次过后,情况依旧如此,就连最基本的拉直线、起步、换挡都成问题。 #
经过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后,张教练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张浩自己不愿意学驾驶,是他的爸爸考虑到以后工作、形势的需要,强迫他学的。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一个人如果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做好的。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张教练凭着自己的经验对他进行了疏导:“这样,你先回去,暂时停止训练。回去之后,跟你家里人好好沟通、好好商量,尤其要跟你爸爸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到底是学还是不学,有没有必要学,你们商量好了给我回复。” #
第二天,张浩打来了电话,他告诉教练家里人还是希望他学,他自己也慢慢认可了爸爸的想法,但是此时的他因为先前训练不佳的缘故,却又有了些许担心,担心自己练不好。听到这些话,张教练很高兴,因为这样一个客观条件俱佳的大学生学员没有放弃他本可以做到的事。这时的张教练没说过多的话,只给了他一个承诺:从现在开始,你照我说的做,有什么想法,都毫无保留地告诉我。科目二我陪你练两个月,两个月后保你通过考试。 #
接连几次的电话沟通,张浩慢慢坚定了学习驾驶的决心。这个决心与其说是张浩自己想通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张教练全心疏导的结果。#p#分页标题#e#

最终,张浩彻底放下了原来对驾驶学习的芥蒂,重新树立了学习驾驶的信心。一次,两次,到第三次,拉直线不成问题,档位不成问题,就连有人叫难的侧方位停车也没有问题。张浩自身的努力是他跨越障碍的一个重要助力,但是他并未将这份功劳归咎于自己,而是他的教练。可以说,没有教练的耐心疏导、没有教练的针对训练,没有教练的加油鼓劲,他是不可能轻易跨过这道门槛的。 #
不知不觉,考试的日子就要到了,尽管张浩平时已经很努力去练,并且练得也不错了,但是真要上“战场”,他的心理还是很有压力的。因此,考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心理疏导,以减轻他内心的压力,而张教练就是这个心理减压的小助手。“平时你怎们练的,我怎么教的,你照做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张浩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和紧张,顺利走向考场。 #
果不其然,张浩顺利通过了考试,张教练也实现了对他的承诺。此时的张浩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话:“你真是一位好教练,好朋友。”听到学员这么暖心的一句话,张教练觉得特别的欣慰和知足。
一个人,如果他所做的事超过了他的岗位职责,同时获得的赞许也超过了应有的边界,那么他应该是伟大的,就像我们今天文章的中所说的张教练一样。 #
作者:肖小旗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