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尤等川菜泰斗亲自指导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学生

每一天,舒国重都会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授业传道,试图把自己从厨经验悉数教给他们。在舒国重看来,两年的学习时间太短了,无论天资如何,学生都必须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尽快掌握更多菜品的制作方法,才能增加学生的职场综合竞争力。
#

张中尤、彭子渝、王开发、李万民以及舒国重等大师点评学生阶段考核作品
学厨师没有捷径,这在行业里早已被广泛认可。学习者要掌握好这门技术少不了大量的技能练习。在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这些还没有进入行业的学生,从早上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进行实践操作,从基本功练习到菜品制作,再到宴席制作,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 #

李万民、舒国重等大师点评学生阶段作品
这些在校学生早日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尽可能的给他们专业的指导,对于这一点,张中尤、龚永泽、蓝其金、李万民、彭子渝以及王开发等川菜泰斗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张中尤他们会到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指导学生,虽然行业里各大酒店频发邀请函,却难以邀请到他们。
#

张中尤正在观看学生作品
在这些烹饪界的大师们走进学生,亲自指导学生,仔细为学生讲解刀工、火候、调料等存在的问题,毫不吝惜地将自己丰富的从厨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日后在行业中少走弯路。在他们看来,中华厨艺之所以延续千年,就是靠着“师传徒受”,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培养更多的人才,然后这些学生再把烹饪技术继续发扬开去。 #
大师介绍 #
张中尤
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特一级烹调师,四川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川菜大师,四川名厨工作委员会常务执委。联合国前任中国代表团厨师长,现任四川谭氏官府菜餐饮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府菜餐饮学校副校长。在四川具有“儒厨”美称的张中尤,在国外五、六个国家工作过10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先进管理经验,是川厨中的顶级人物,是难得的综合素质极高的厨师,为川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成都炳新园、回民饭店、王胖鸭、努力餐等饭店酒楼任厨师、厨师长、经理。1984年曾率队到埃及首都开罗作川菜技术表演;1987年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代表团任厨师长;1990年至1996年在日本、德国等川菜酒店任厨师长;自1997年起,他陆续受到聘任于天府大酒店、喜来登饭店任中餐副总厨、华祥花园城大酒店任行政总厨等。
#
蓝其金 #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协会理事、四川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四川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 #
1959年参加工作,1974年调入金牛宾馆,1978年由金牛宾馆派往北京莫斯科餐厅学习西餐烹调技术,1984—1987年有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派往德国杜塞耳多夫市四川饭店任厨师长。在餐饮业经历了40多个春夏秋冬,始终将传统与创新并举,既遵循川人的饮食习惯,又注重膳食的科学营养,将营养学、美学、养身学有机地融于烹饪之中。在宾馆多次参加国宴和大型筵席的烹调制作及管理指挥工作,并数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贵宾到参观访问地为其烹制菜肴,其高超的技艺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得到好评。
#
李万民 #
特一级烹调师、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1972年参加工作,师从川菜名厨陈廷兴,先后任厨师、招待所所长、公司副总经理。多年的烹饪实践中,始终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博学深钻,精通川菜、川点全面技术,旁通粤、苏等菜系技术,并擅长管理,成为餐饮业的多面手。曾参加全国烹饪技术大赛的评审工作,在成都市历届厨技师考评中任评委。此外,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论文和专业技术文章,带徒授艺,其弟子多名均获特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
王开发
#
中国川菜烹饪大师,高级技师国家级评委2000年被授予“川菜烹饪大师”称号,2002年荣获“中国烹饪名师”称号,后被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创新菜点,曾先后担任北京长城饭店川菜总厨、老格蔸酒店总经理等多家星级宾馆、饭店行政总厨餐饮部经理及中国国际美食节大赛评委、中国首届川菜大赛评委等职务,在全国饮食界有较大影响,被编入《中国厨师名人录》内,精通多种菜系制作。 #
彭子渝 #
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专家团成员,曾任成都市烹饪协会秘书长。 #
龚永泽 #
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副会长,四川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