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谁动了我的奶酪》看高考落榜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所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通过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聪聪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的故事生动的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 #
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起初,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嗅嗅、匆匆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
#
奶酪
#
最终,早就嗅出了变化气息的嗅嗅和聪聪,没有被突然消失的奶酪“打倒”,立即去寻找新奶酪,而小矮人哼哼、唧唧总是在远处打转,纠结于谁拿走了他们的奶酪,幻想奶酪还会回来,尤其是哼哼害怕改变、否认和拒绝变化,让事情变得更糟。不过,欣慰的是,小矮人唧唧最终意识到了变化,并开启了艰难的寻奶酪之旅,当然,他最终也找到了新奶酪。 #
嗅嗅、聪聪、哼哼、唧唧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而奶酪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梦想,可以是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或是爱情、金钱……。而对于广大高考毕业生来说,大学对他们来说就是奶酪。每一位奋斗在高三战场上的考生,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大学梦,但当落榜的消息传来,“奶酪”消失,大学梦就此破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将如何应对并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高考
#
大学不是唯一的奶酪 #
“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寻”、“本科生工资不及农民工”等事件,让我们看到曾经“上大学就有好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这些例子也并不是说高考无用,上大学无用,好成绩无用,而是说明,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能够上大学固然是好的,不能够上大学,我们还可以选择别的出路。我们可以把自己看得轻些,不要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当然我并不是说压力不好,而是强调要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形而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生活的路上走得更好,才能够收获更多的成功。 #
相对于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创下近几年新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形势却一片大好。究其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不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也没有义务为就业率负责。而职业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企业“招得进,用得了”的高技能人才。 #
近年来,IT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IT人才的供不应求,现在市场上需要单单是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就有80万的缺口。使得IT行业成为了当前的就业大户,另外学IT就业发展前景好,工作环境优越,薪资高且升职空间大,备受家长和考生的热捧。他们“嗅”到了IT行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摆脱高考落榜的迷茫,来到南京新华追寻他们的梦想。 #
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办学25年来,为社会输送了70余万的精英学子,由于所学的专业都是热门高薪的IT专业,因此学生毕业后大都工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就职于大中型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福利体系完善、能快速跨入都市白领行列。无数曾经因落榜而迷茫,不知人生路在何方在青年学子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奶酪”,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怎样处理和面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和危机。我们或许没有嗅嗅那般灵敏的嗅觉,无法及时感觉到变化,没有聪聪行动迅速,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唧唧”,即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在人生的“迷宫”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