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拿什么来应对700万

2013-11-29 来源:未知 作者:小鱼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突破700万!“撞上”最大留学生归国潮,被称为“更难就业季”。

#

  面对就业压力,应届毕业生纷纷提早行动,在各种招聘会上忙着投递简历。近日,长春举办了一场场招聘会,是当地为2014年应届毕业生举办的首场超大型招聘会,超过700家用人单位参加,吸引了数万名求职者,包括东北三省、山东、福建的应届毕业生。

#

\

  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无处话悲凉

#

  随着国内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教育走向普及化,往日的“天之骄子”褪去了耀眼的光环,辛辛苦苦、挑灯夜战读了N年书,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上却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有的只能把自个卖出低廉的“白菜价”,有的不得不接受“毕业即失业”的现实,还有的干脆选择了“回家啃老”的寄居生活。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我们不能单纯从“90后”求职期望高、怕吃苦无担当的角度予以批判,而是应当看到背后隐藏着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现实困境。#p#分页标题#e#

#

  刚毕业的大学生常有这样的尴尬遭遇,转遍了周围的招聘会,却极少发现和自己学历、技能、年龄等相匹配的职位,只能趁兴而来败兴而归,终成新鲜的失业人士。这种因求职者的人力资本与当前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当下,用人单位作为买方市场的“大佬”,自然会开出越来越“苛刻”的条件,如必须是某大学某专业、有多年工作或实践经验、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等,更有甚者还限定性别、户籍、血型,要求相貌中上、家庭良好。于是,一部分求职者倒在了专业技能的门槛上,大学所学专业市场需求已饱和,想跨专业找工作却竞争不过专业对口的同学;一部分求职者被“经验”踢了出去,国内高校多是传统教学、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用人单位都有“聘来即能用”情节,不愿下力气培养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求职者则境况悲摧,让五花八门的歧视条款气得无语哽咽,无处话悲凉,只能继续失业下去。 #

  出路在哪里?另辟蹊径——回“炉”重造 #

  时下,很多应届毕业大学生留给企业的印象是:和工作相关的能力远远达不到岗位的最低要求,究其原因,当归结于他们在大学时没有好好了解企业的需求、规划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没能让面试官看到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潜力,这是非常常见的。很多毕业生也意识到了这些,开始理性采取措施应对就业难问题。 #

  比如,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职业兴趣重新定位而进行的主动转换。就读于江苏最大的烹饪职业教育院校——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的王同学,在来江苏新东方之前,曾是江苏某二本高校食品工程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还没毕业的她,由于实操经验缺乏,在实习期找工作路途就四处碰壁,后来辗转反侧,她走进了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并学习了两年制金牌西点专业。经过在校期间的努力学习、刻苦实践,在实习期间,就被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直接高薪聘走。如今的她,谈到来江苏新东方回炉再造,感慨至深:“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江苏新东方,我想我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选择了职业教育、选择了江苏新东方,才成就了我今日在事业生活上的双丰收!”#p#分页标题#e# #

  迎战更难就业季,如何逃离围城之困?相信大学生放低门槛,“回炉”学技术,凭借一技之长及自我综合素养,定能够摆脱就业困窘,成就高薪未来。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