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东方烹饪大师剖析:不当地吃鸡蛋也会存在危害

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然而,有些人对鸡蛋的吃法不注重,往往超成不良的后果。下面,广州新东方高级烹调师鲁老师为我们剖析吃鸡蛋的隐患,希望人们以后即使对于一个小小的鸡蛋,也要吃得健康,吃出营养。 #
#
隐患一:鸡蛋与豆浆同食
#
人们早餐吃鸡蛋时,通常伴着豆浆一起吃,认为两者都富含蛋白质,食之对身体有益。但人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不宜同食。因为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粘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
隐患二:吃未熟鸡蛋
有些人很喜欢吃生鸡蛋,往往随手就捡起一个生的鸡蛋敲开来吃。其实,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隐患三:炒鸡蛋放味精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天生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假如放进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不但破坏鸡蛋的鲜味,对菜肴起不到增加鲜味的作用。 #
隐患四:吃煮老的鸡蛋 #
鸡蛋煮老未必更好,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
隐患五:鸡蛋与糖同煮
在长期加热的条件下,鸡蛋中的氨基酸与糖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化合物,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氨基酸成分。所产生的化合物不仅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还带有毒性,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进人体后会造成危害。
隐患六:熟鸡蛋用冷水浸后存放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使蛋壳轻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其实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可以令蛋内的水分不易挥发,也有防止微生物侵进。当鸡蛋煮熟后,蛋壳上的薄膜会被破坏掉,令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负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进蛋内,存放时会更易变质。 #
最后,鲁老师支招正确的鸡蛋煮法: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并建议人们一天吃1~2个鸡蛋比较适宜,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