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位被遗忘的大书画家管锄非先生》首发式举行

80后之窗讯:近日,由中国传纪文学学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千卷传媒、广而告之传媒、涌思图书承办,衡阳市文化局、衡阳市文联、广东祁东商会、北京同乡会协办的《梅魂——纪念一位被遗忘的大书画家管锄非先生》首发式及出版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梅魂》由文坛泰斗、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题写书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原南京军区政委、上将雷鸣球先生;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先生;周恩来总理秘书、少将纪东先生;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党组书记、执行主席、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主席龙宇翔先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院长、少将江杰生先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副院长、少将陈福阳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政委、少将高尚国先生;中国传纪文学学会秘书长张洪溪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后勤管理局副局长、特级飞行员,试飞英雄邹延龄先生等均出席了活动,另外,来自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代表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先生、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先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先生、解放军出版社社长、总编董保存先生;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主任洪烛先生;中国美术书画院副院长赵达武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梁海春先生等六十余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画家,以及湖南衡阳市委谢宏治部长,祁东县委杨龙金县长等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
《梅魂》由湖南祁东县原副县长张小补先生创作,作者在七十高龄抱着对管锄非先生的深厚情感,克服重重困难,抱病辛勤写作,终于完成这本压轴人生的传纪文学。该书讲述了湖南祁东地区一个命运多舛的被人遗忘了的艺术大家——管锄非坎坷多难的一生,作者从管锄非人生小窗口开始述说,从而一点一滴地演绎和透视跨越两个时代,经历几个不同时期的那样一段“沉重的历史”,展示了在三万多个日子里令人深思的一串串“沉重历史”的脚印,从而真实而生动地解读了管锄非生前反复提及的那个“人生大问号”。全面再现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上世纪,艺术界的是是非非,人人物物,把一个活生生的大艺术家,慢慢折磨得不成人样。一个原本与李可染齐名,艺术造诣堪称大师的杰出人才,因为各方势力的排挤,只成为被人人踩过的铺路石。最终后人提及他的,也只能用一位被遗忘的大书画家来纪念来缅怀。尽管如此,他的价值却远远超越后人的一切评价,他的艺术成就,他的思想都在为他说明着一切。 #
《梅魂》主人公管锄非,是黄宾虹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与李可染并称为“南管北李”。他在绘画、书法、篆刻方面均有建树,著有《梅论》、《画论》、《梅叟――管锄非梅花山水集》、《管锄非诗词选集》等。曾受到过黄宾虹、汪声远、朱屺瞻、王琦、关山月等很多艺术界名家的高度赞誉。黄宾虹先生生前撰文道:“管锄非不成名则已,成名则为大家”、“管锄非之梅远在今人之上,堪与古人比高下矣”“这就是大师,真正的中国画大师”。2003年初,我国最具权威的美术辞书《中国美术大辞典》,将“画家管锄非”词条载入第196页。200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画家管锄非》。四川大学出版社的《中国书画鉴定基础》一书,也将其列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51位书画家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丹青百家》一书,将其评价为“中国近代最具实力的104位画家之一”。但其存世的画作、书法及手札仅2000多幅。
当天,中国现代文学馆还举办了管锄非梅花、山水、书法精品展,令到会的所有人一饱了大师的杰作和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