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大学课堂求创意也不应搞“怪异崇拜”

2013-01-0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鱼

  出门看星运指数、考试穿幸运颜色、交友找速配星座……对于时下很多的年轻人而言,星座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扬州大学[微博]开展的“十二星座教学”课在广受学生欢迎的同时却引发争议:这种按星座设置授课内容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还是媚俗胡闹? #

  通过星座课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互动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激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笔者还是想说,课程改革,要创意不要随意的“怪异崇拜”。 #

  换言之,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大学课程绝对不能一味追求“另类价值”以及“颠覆性课程”,而是应该通过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手段的互动以及鲜活而深厚的学术精神,通过自我教育特色的挖掘等来征服学生,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上得到灵魂震撼、视野开阔。这种建立在博大、探究和深厚意义的课堂,才是优秀的课堂。

#

  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大学课堂改革,多陷入了怪诞追求中,为了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宗旨,总希望借助眼球效应、新闻效应和另类价值,来完成这种价值升华。 #

  特别是今天的这个星座课程,因为本身就充满了争议性,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伪科学”,我们不加选择,将之纳入课程,动机虽然不差,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怪异崇拜”,这种娱乐性效应不值得倡导。(刘克梅)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