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总有一种说法,“没有得过奖学金的大学生活,注定是不完整的。”但面对新生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名目繁多的奖学金类别总让许多新生无从下手。在大学校园里,奖学金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根据自身条件,获得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呢?上周,记者走进本市高校进行采访。
#
记者调查 #
奖助学金分三大类 社会捐赠是主要资金来源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一提到奖学金,最熟悉的莫过于学校每年评选的校级奖学金了。为了每年成绩排名靠前,不少人可谓是“摩拳擦掌”,备考前段常常“挑灯夜战”。问到过来人,他们却会告诉你:奖学金还有很多种。
采访中记者发现,本市不同高校的奖学金项目种类参差不齐,少则三四种,多则几十种。简单地说,本市高校大学生奖助学金主要分为三类:国家和天津市级奖助学金、校级奖助学金以及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 #
国家和天津市级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四种。 #
校级奖助学金就是一般意义上我们常说的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以及专业学科奖学金。
#
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大多是由企业或个人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根据日籍华人王克昌先生的捐赠意愿在本市部分高校设立多年的“王克昌奖学金”。
#
除此之外,不同高校也会针对各自特点设立多种奖学金以及特别奖项,比如南开大学[微博]为鼓励高中学习阶段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南开大学设立新生奖,为了鼓励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发明创造方面卓有建树的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奖”。此外,本市多所学校还设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别奖”,用以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记者了解到,国内高校的奖学金来源主要有三个:国家财政补贴和教育部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学校抽出的部分经费以及来自社会团体、著名企业以及校友的社会捐赠,而社会捐赠正是名校奖学金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
各类奖学金攻略大全
#
国家奖学金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荣誉最高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出资设立,由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用于奖励高校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需要填写教育部特制的表格,属于“荣誉最高的奖学金”。按照规定,中央高校的国家奖学金名额由财政部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的国家奖学金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等因素确定。
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求参评的学生须在贫困生库中。大学生想要申请加入贫困生库,需要提交乡、镇及以上民政局或政府开出的贫困证明、提交经济困难说明、上网进入贫困生认定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即可加入贫困生库。 #
国家助学金的评选依据的是贫困生的家庭贫困程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评奖措施,部分学校将国家助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另外一部分则不分等级,只要评选上就会获得3000元助学金;如果想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不仅需要参评人是贫困生,还对成绩有要求,比如必须考到班级前三分之一,有的学校还要求参评人必须获得过校级奖学金或者三好、优干等称号,该奖学金的金额为5000元。 #
校级奖助学金: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奖学金,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评选办法,评选一般依据每学年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包括智育、德育、社会实践、美育、身心素质这五方面。其中,智育成绩(考试成绩)占的比重最大。以天津师范大学校级奖学金评选方法为例,不仅要参考学习成绩,还要有学生综合素质分。学生综合素质分=德育素质分15%+智育素质分65%+身心素质分10%+实践能力分10%。#p#分页标题#e# #
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大多是由企业或个人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不同的奖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许多企业出资单位倾向于资助与自己企业发展相关院系和专业的学生。有些项目因出资方的个人认识和特殊情况,也会对条件有所要求。资助金额从1000元至5000元不等。
#
达人出镜
天津师范大学顾旖旎入学三年就获得了三次奖学金,每年的等级都上一个台阶:一等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同学们眼中的“拿奖达人”。
#
小顾的“拿金”宝典 #
在小顾看来,奖学金除了是一个荣誉,更是计划性的体现。“大一期末,我专业成绩位列班级第一,但综合测评却排第五。”小顾说,当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奖学金不完全与学习成绩挂钩。拿着自己的奖学金评选分数和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同学一比较,就差在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结合上一年的经验,小顾大二那年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了很多学校的活动和比赛,比如在校级五子棋大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此外,这个别人眼中的“学习小尖兵”还主动请缨,当上了院学习部的副部长,这都为顾旖旎在期末奖学金评分中“加分”不少。暑假期间,顾旖旎更是找到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去实习,于是大二期末,小顾顺利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
虽然上了一个等级,小顾还是有遗憾。“当时有人已经开始申报国家奖学金了,但我没有达到条件。我找辅导员要来了评选要求,一条一条地研读,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在哪,转年我获得了这一荣誉。” #
光靠分数难以拿奖 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南开大学奖学金在本市各高校中是最多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大的奖学金已经没有完全按照学生成绩来评定,基本都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南开大学设立了“进步奖学金”:凡是学习成绩排名与上学年相比上升20%以上者,可视为“学习成绩进步显著”获得此奖,旨在激发其学习热情。“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在综合测评的比重中只占一部分,科研成果、社会工作、与人交往及品德等,都是奖学金评审中会考虑的因素。有的同学可能成绩年级排名第一,但因为人际交往或品德而拿不到奖学金,这样的情况也有过。”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王老师这样说。 #
避免重复申请 明确自身匹配条件
#
小顾说,在申请奖学金时,一定要对学校奖学金设立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奖项、申请要求要关注,基本符合条件了再去申请。不然这个项目没申到,其他的也耽搁了。
采访中,小顾多次提醒的是,许多高校尤其是名校限制奖学金重复申请。比如由财政部、教育部出资的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中明文规定,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可兼得。而校级奖学金,许多学校也会规定当年度学生不可重复申请。“奖学金的意义,重在奖而不在金。比如国家奖学金,荣誉度是最高的,哪怕它只有1000块钱,我也会选择申请。在奖学金的申请中,重要的就是确定自身条件与要求条件是否匹配,看清条件才能增加申请成功的几率。” #
关于奖学金的一些吐槽
专业成绩好对比 附加成绩说不清
小贾今年在本市某高校读大一。刚入学他就向师兄请教过,学习到底要多努力才能获得奖学金。没想到,他得到的竟然是这样的回应:“如果想拿社会实践类奖学金,得跟辅导员搞好关系才行。”师兄继续给小贾“传授”经验,“看咱们辅导员多年轻,过去我经常请他吃饭,闲时还一起打球,反正就当他是朋友对待,这招还真奏效,去年他就给我分了个社会实践类的奖学金……” #
除了小贾,今年读大三的小孟也给记者大吐苦水。原来在去年学校进行的奖学金评选中,作为班上专业成绩拔尖的学生,她本来被同学们认定是特等奖学金的不二人选,没想到“发榜”的时候,特等奖学金的名额竟然给了另一个班上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我找老师拿到了我和那位同学的综合测评成绩表,一对照才发现,学业测评成绩是基本拉不开差距的,之所以能战胜我,他赢在了附加分成绩,竟然是个满分!”#p#分页标题#e#
#
奖学金都干啥用?大学奖学金多数用在了吃上
#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七成奖学金获得者会用奖学金请同学吃饭。去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小王同学告诉记者:“除了那些家庭困难的获奖者可以‘放他一马’,其他人只要家庭条件还可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请大家吃饭。拿了奖学金,他们不说你也要主动请吃饭,要不就觉得你小气。” #
“吃”显然成为奖学金流向的主要方面,而对于用奖学金请客吃饭这种方式,同学们的态度并不一致。有同学是发自内心愿意请客,也有的同学是迫于一定的压力,“半自愿”地拿出一部分奖学金用来请客。
“我拿到过一次三等奖学金,300块钱,没想到室友都起哄让我请客,最后我只好请大家去餐馆吃了饭,花了500元,让我特别无奈。人家都是奖学金赚钱,可我还得倒贴。”大二的小刘同学这样说。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实习生 崔博翔 赵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