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教师倾尽家财“获”证 能力强胜证书多

广东肇庆一名五旬教师杜伟新17年间倾尽家财获“共和国之星”等各种证书200多个。他17年省吃俭用,花在各种获奖证书上的钱有十多万元,几乎倾尽毕生积蓄。家人称他现在穷得只剩下奖状了,并呼吁有关部门查处骗人评奖。 #
一个正常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多多少少都会获得几个证书。在市场经济刺激下,一些精明的商人运用文化符号,利用人们的虚荣心进行商业动作,这可以理解。但像杜新伟老师这样,散尽十几万家财,只为200多个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证书,这基本上算是天方夜谭。
五旬教师散尽家财,“获”得200多个证书
#
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相对于杜老师,其实这方面需求应该不是问题。因为他毕竟是教师出身,教师就意味着奉献。毕竟,获奖背后的评奖活动,本身就具有道德评议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认定。对于最高层次需求的实现,大多数人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如勤奋工作、抓好绩效来实现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寻求“终南捷径”。遗憾的是,杜老师就属于这一小部分人。他虽然发表了几百首诗,但却没坚持走文学之路,同时很少与文朋诗友交流。这说明他很孤独,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郑州万通老师专心致志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 #
对此,郑州万通汽修学校的专家认为,杜新伟老师这种对荣誉的渴求精神可嘉,但行为不足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能力比证书更重要。
#
诚如专家所言,郑州万通办学20多年以来,始终秉承着“崇德尚能,理实合一”的理念,十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不但拥有一批过得硬的汽修师资队伍,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养成。据悉,学生拆重资打造的实训中心已于近日投入运行。 #
重视产生价值。据汽修公司反映,从郑州万通走出去的学子,不但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动手操作能力极强,是不多可得的汽修专才。魏德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