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高考考生一起服用过的补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孝感一中一高考班集体打吊瓶补充氨基酸,被称为“史上最刻苦吊瓶班”,有人质疑、有人斥责也有人赞成,而实际上,这一现象的发生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从众心理,据一位有心的网友透露,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营养品就一直是中国考生必不可少的好“伴侣”。下面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http://www.sxxdf.cn)与大家细数下中国高考人从糖水到氨基酸大致经历的六个补品时代。
#

图: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中国恢复高考35年来,营养品大致经历了六个时代,分别是:糖水时代、麦乳精加鸡蛋时代、鸡鸭鱼肉时代、口服液时代和氨基酸时代。 #
高考营养品的初级年代,就是糖水时代(即1977年至1980年)。其间,中国处于经济短缺期,糖水成了高考学生的补品。他说,糖水时代分红糖水期和白糖水期。他说自己1977年从农村考进大学,当时家里什么也没有,母亲从商店赊回半斤红糖给他冲水喝。直到1978年以后,白糖供应紧张局面才开始缓解,高考学生才喝得上白糖水。 #
第二个时代是麦乳精加鸡蛋时代。1980年至1985年,麦乳精风行。因其采用牛奶、奶油、麦精、蛋粉为主体,并添加蔗糖、葡萄糖、可可粉等原料,成为考生家长首选。此外,鸡蛋此时已成为基本营养品。 #
1985年至1992年,考生营养品进入鸡鸭鱼肉时代。其时,我国生活必需品依然凭票供应,但鸡鸭鱼肉蛋的供应还算充裕。 #
从1995年至2012年的10多年中,考生的营养品历经了葡萄糖点滴时代和保健品时代。其间,太阳神、红桃K等品牌的口服液风行一时。而氨基酸注射液,也开始流行。
#
“史上最刻苦吊瓶班”见报后,迅速引起了国内各大网站的争相转发报道,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热议,有的赞成,称能帮助学生补充能量,而一位同济专家则称此举愚昧,搭配的摄入对健康人体来说有害无益甚至伤身,真可谓各说纷纭。
网友1:同济专家说愚昧有些过重了。客观地说,这种做法不太科学,但是有的学生可能有这种需求。 #
网友2:与其说补氨基酸愚昧,不如说我们的教育制度更加愚昧。
网友3:我读高三时就主动到医院打了,个人感觉有用。我们那边民间流行。 #
网友4:想当年我们高考的时候,也就是肉能比弟妹多吃一块,鸡蛋能保证每天吃一个,那时的入取率才百分之一,也没要这补那补的。现在着实令人惊叹,各种补品多多的,也不知有几个是靠吃补品上的大学。 #
网友5:学校是既无奈、又操心。理解学校吧,理解孩子吧,理解家长吧。 #
对此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http://www.sxxdf.cn)营养健康专家王教授表示:作为家长与老师,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发挥,考出好成绩,为孩子补充营养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切忌不要盲目听众,胡乱摄取所谓的营养液或补品。尤其临考前这一敏感期,暂且不说这些补品有无益处,仅仅这一超常的“关怀”就会给考生带来不小的压力。 #
王教授建议广大考生家长朋友,在考前一个月到三个月一定要为孩子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计划、平衡饮食。帮助他们通过正常饮食摄入人体所需的营养与机能,尤其胡萝卜能增强人体记忆力,维生素则能减轻孩子心理压力。同时多吃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为保持头脑清醒,还可适当进食富含卵磷脂类的食品,如动物脑、蛋黄、豆制品、鱼肝油等。
#
平日的饭菜制作也要做到粗细搭配、干稀搭配、主副食品搭配、荤素搭配、菜的颜色搭配。不要大鱼大肉,要以素菜为主,荤菜方面,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多吃鱼、瘦肉和鸡鸭。不喜欢吃肉的学生可多吃些豆腐、豆花、豆腐脑等豆制品,同样可以补充蛋白质。要注意烹调方法多样化,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p#分页标题#e# #
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如此饮食科学合理,与市场上那些高额的补品相比无疑才是最佳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