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特种钢生产线投资案例分析

202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案例4案例分析题4(本题13分)某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 20×7年,为调整产品结构,公司计划分两个阶段投资建设特钢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18亿元。公司制定了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计划。经有关部门同意,公司于20×7年2月1日发行了2023万张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共计20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年票面利率为1%(一般公司债券如按面值单独发行,则年票面利率需设定为6%),每年计算利息。同时,每张债券的认购人收到公司发行的15份认股权证。权证总数为3亿枚。该认股权证为欧式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2:1(即2份权证可认购1股A股),行权价格为12元/股。权证存续期为24个月(即20×7年2月1日至20×9年2月1日),行权期为权证存续期的最后五个交易日(行权期间权证终止)时期)。贸易)。假设债券和认股权证将于发行当日上市。公司20×7年末A股总数为20亿股(当年未增资扩股),当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亿元。假设公司20×8前6个月实现每股基本股本0.30元,最近6个月公司股价维持在10元/股左右。
#
预计当日权证行权期结束时,每张权证价格为1.5元。规定: 1、按20×7计算企业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一般公司债券相比节省的利息费用。 2、计算公司20×7的基本每股收益。 3、计算公司股票价格应达到的最低水平以实现第二次融资;假设公司市盈率保持在20倍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计算其20×8的基本每股收益应达到的最低水平。 4、简述公司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重要目的和风险。 5. 简要描述公司应采取何种财务策略来实现第二个融资目标。 【分析说明】1、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后,20×7可节省的利息支出为:20×(6%-1%)×11/12=0.92(亿元) 2. 20 ×7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9/20=0.45(元/股) 3、为了实现二次融资,必须提示权证持有人行使他们的权利。因此,股价应该达到12+1.5×2=15元的水平。 20×8的基本每股收益应达到:15/20=0.75元的水平。 4、重要目的是分两期动员一、二期工程所需资金,特别是推动认股权证持有人行权,实现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二次融资。或者:重要目的是一次发行、两次融资。或者:重要目的是通过发行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所需资金。 #
重要风险是在第二次融资过程中,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投资者放弃行权[或者:第二次融资失败]。 5、详细的财务策略是:(1)生产项目效益最大化,提高经营业绩[或:增加盈利能力]。 (2)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和公众形象,增加公司股价的市场反映。案例6 案例分析问题6(本题10分) A公司是一家非金融上市公司。 6月20×9日发生的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交易及事项如下: (1)6月1日,为借款提供担保的A公司B出现严重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2023万元到期,被贷款银行起诉。 6月20日,法院一审判决A公司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A公司不服判决,决定上诉。 6月30日,A公司律师认为,A公司很可能对B公司所欠贷款本息承担连带责任。6月之前,A公司并未确认任何与贷款担保相关的责任。 1、20×9。 (2)6月10日,A公司收到C公司的相关证据,证明A公司于20×8年12月销售给C公司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C公司要求A公司按照协议规定赔偿A公司50万元。 。经确认,A公司很可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预计赔偿金额为50万元。 A公司于20×8年12月向C公司销售产品A时,已确认A产品的产品质量保证预计负债40万元。鉴于A公司已为A产品向保险公司购买了产品质量保险, 6月30日,A公司基本确定能得到保险公司30万元的赔偿。A公司尚未向C公司支付赔偿金。 #
(三)6月15日,A公司与D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协议。协议规定,A公司为D公司生产B产品10000件,售价为每件1000元,4个月后交货。若不能按时交货,A公司应向D公司支付协议总价的30%。违约金。但6月下旬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A公司预计B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100元/件。截至6月30日,A公司尚无B产品所需原材料库存,公司计划于7月初调试相关生产设备并采购原材料,开始生产B产品。假设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不予考虑。规定: 1、请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上述交易及事项对A公司20×9年前六个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原因。 2、请分析计算上述交易及事项对A公司20×9年前六个月利润的总体影响。 【分析说明】 1、(1)交易一将导致甲公司20×9年前六个月负债(或预计负债)增加2023万元,利润总额减少(或营业外支出减少)增加)2023万元。元。理由:根据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规定,A公司应对其很可能承担的连带责任确认预计负债,同时确认营业外支出。 (2)交易2将导致A公司20×9年前6个月的负债(或预计负债)增加10万元,资产(或其他应收款)增加30万元,利润总额增加20万元。 。 #
理由:根据或有会计准则的规定,A公司应对其可能承担的产品质量问题确认预计责任50万元。但由于20×8年12月已确认40万元,因此本期仅需50万元。确认负债及销售费用人民币10万元。同时,对于基本确定由第三方赔偿的索赔金额,确认资产30万元,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30万元。 (3)交易3将导致A公司20×9年前6个月的负债(或预计负债)增加100万元,利润总额减少(或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原因: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或有事项。该产品销售协议为亏损协议,不存在基础资产。履行协议所需损失[(1100-1000)×1=100(万元)]及违约金(1000×1×30%=300万(万元)),预计责任100万元确认的同时确认营业外支出100万元。 2、上述交易及事项导致A公司20×9年前六个月销售费用增加10万元,营业外支出增加2100万元,营业外收入增加30万元,合计利润减少2080万元。案例7 案例分析问题7(本题10分) A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 20×8年有关企业并购的情况如下:(1)A公司收购B公司拥有的X处开发中房地产项目,20×8年3月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资产1.5亿元作为对价购买B公司35%有表决权的股份; 20×8年后6个月,A公司筹集足够资金再次收购B公司,现金对价20230万元。公司有投票权的股份的45%。
(2)A公司为进军西北市场,于20×8年6月30日以现金对价2400万元购买C公司90%有表决权的股份。 C企业是20×8年4月1日新成立的企业。截至20×8年6月30日,C企业持有货币资金2600万元,实收资本2023万元,资本公积700万元。未分配利润——100万元。 (3)A公司持有D公司20×7有表决权股份80%。基于对D公司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判断,A公司于20×8年8月1日向B公司支付了现金5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对价。公司收购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使D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假定本问题企业所有者按照其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不考虑其他条件。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20×8并购是否构成企业合并?若未形成企业合并,请简要说明原因。 【分析说明】 1、A公司以20×8的方式两次收购B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形成企业合并。 2、A公司以20×8方式收购C公司90%有表决权的股份,不构成企业合并。理由:C企业于20×8年6月30日仅有货币资金,不构成业务,不属于企业合并。 3、A公司增持D公司20×8有表决权股份20%,不构成企业合并。 #
理由:在A公司收购其20×8的20%表决权股份之前,D公司已经是A公司的子公司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不应被视为企业合并。或者:股权收购前后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不应当视为企业合并。案例分析第8题 案例分析第8题(本题20分,本题为选择题,应在案例分析第8题和案例分析第9题中选1题) A公司为非金融上市公司公司。 A公司在编制20×8年度财务报告时,内部审计部门对20×8年度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及会计处理提出了异议: (1)20×8年6月1日,A公司购买上市公司B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的有表决权股份。该股票限售期为12个月(20×8年6月1日至20×9年5月31日)。除有限售条件的股票外,上市企业B的其他流通股将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当日上市流通。 A公司对上市公司B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公司将股权投资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8年7月1日,A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了C公司于20×8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50万张。该债券面值总额为5000万元,年票面利率为4.5%。上一年度债券利息于每年年初支付。 A公司共支付人民币5122.5万元(含交易费用)购买C公司债券,由于没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C公司债券至到期日,A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销售。 #
(三)20×7年2月1日,A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购买了D公司同日发行的80万张5年期债券。该债券面值总额为8,000万元,年票面利率为5%。支付金额为8010万元(含交易费用)。 A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因此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在20×8接下来的六个月内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因此于20×8年9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售了60万张D公司债券。销售价格扣除相关交易费用后净额为5800万元。 A公司出售60万张D型企业债券后,将持有的剩余20万张D型企业债券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4)20×8年10月1日,A企业将其持有的吴企业债券(A企业初始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给耿企业,获得价款2500万元,当天存入银行;同步,A企业与耿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签署回购债券协议,回购价格为2524万元。该债券初始确认金额为2400万元。假设截至20×8年10月1日其公允价值尚未确定。变化发生了。当日,A公司终止确认该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收到的价款2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2400万元的差额1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收益)。 (5)20×8年12月1日,A公司发行1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元,发行价款1亿元。 #
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4%。上一年度的利息于每年12月1日支付,每张面值100元的债券可于发行之日起12个月后转换为10股A公司普通股。不附转换权且其他条件与甲公司债券类似的公司债券二级市场年利率为8%。 A公司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收到的人民币1亿元全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并于20×8期末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费用。规定: 1、根据信息(1)、(2)、(3)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对相关金融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4)、(5)信息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有错误,还应当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分析说明】 1、(1)A公司持有上市公司B的股份分类错误。原因:根据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持有的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投资。企业持有上市企业限制性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中取得的限制性股权)且对上市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限制性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
(2) A公司将C公司持有的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理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指定为可供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考虑变动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除外。贷款和应收账款。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或者:符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 (3)A公司将D公司剩余债券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出售或重分类部分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例外情况,使得剩余部分的投资不再适合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对于投资,企业应当将剩余部分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4)A公司发行E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根据金融资产转让会计准则的规定,附有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中,转让方拟回购的资产与已出售的金融资产类似或实质相似,回购价格固定,或原已出售金融资产包含售价加上合理收益的,不应终止确认。或者:不满足金融资产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或负债)。相应的会计处理:出售公司债券不终止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收到的价款2500万元确认为负债(或金融负债、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确认利息费用(或财务费用)24万元。
#
(5)A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将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分开。先确定负债部分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现值),然后将其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权益部分的初始确认金额根据负债部分的发行价格确定整个金融工具减去负债部分的初始确认金额。相应的会计处理:该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按照实际利率(或8%)折现现值确认为应付债券,期末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费用20×8;发行募集资金1亿元,扣除应付债券初始确认金额后的余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