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作者简介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详细内容介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 作者简介
#
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
张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 前言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可以使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
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与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本不同,他们不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性王国,而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社会主义已不是人们头脑的主观想象了,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的方式。私有制下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只能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有计划的生产来代替;公有制的建立也就必然使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被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生产和分配所代替,等等。因此,这种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刻分析而得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由于这些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或原则,因而它直接规定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目的和实质,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发展等科学理论,已经通过亿万人民的革命实践而变为现实。这些理论的科学性也将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所不断证实。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 内容摘要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的有用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丰富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最新参考,也适合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和党政干部学习使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配套教学课件免费赠送老师。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3版) 目录 #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的论述 #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
二、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 #
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四、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和变革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前途 #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步探索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第六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 #
二、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我国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 #
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要求
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要求 #
第五节 农村土地制度 #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建立 #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土地承包制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对计划经济认识的发展 #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局限 #
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局限 #
……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转型模式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