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价格鉴证师考试法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宪法的阶级实质是( )。 #
A.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B.维持阶级统治的工具、手段 #
C.国家的根本大法 #
D.国家的总章程 #
【答案】B #
【解析】同一切法律一样,宪法也是维持阶级统治的工具、手段,这就是宪法的阶级实质。
#
2.关于宪法效力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
C.一切普通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精神和原则 #
D.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答案】D #
【解析】根据《立法法》规定,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无权制定宪法。 #
3.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是( )。 #
A.内容的根本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立法的原则性 #
D.实现的多层次性
#
【答案】A
#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特点。但本题考查的是“首要特点”,即决定其他特点的基础。正是由于内容的根本性,所以才有后三个选项表述的特点。
#
4.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 )。 #
A.依法治国 #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主权在民”
D.“三权分立”思想 #
【答案】B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状况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成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
#
5.下列不属于宪法的制定主体的是( )。 #
A.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
B.专门成立的立宪会议 #
C.特定的行政机关 #
D.国民会议
#
【答案】C
【解析】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要更加严格而复杂。一般而论,宪法要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专门成立的立宪会议,或国民会议来制定和通过。 #
6.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
A.德国宪法
B.英国宪法 #
C.法国宪法 #
D.美国宪法
【答案】D
【解析】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宪法》,这部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以后,于1787年制定、l789年开始生效的,该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法国是欧洲大陆制定成文宪法最早的国家;英国是资产阶级宪法的发源地,它在形式上是一种不成文宪法,主要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宪法性惯例构成。
7.欧洲大陆制定成文宪法最早的国家是( )。 #
A.德国 #
B.意大利
#
C.法国
#
D.英国 #
【答案】C #
【解析】法国是欧洲大陆制定成文宪法最早的国家,法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1791年,该法以著名的《人权宣言》为序言。
8.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民主性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
B.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C.《中华民国1临时约法》 #
D.《钦定宪法大纲》 #
【答案】C #
【解析】1914年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1946年蒋介石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玩弄骗局、欺骗人民、抵制革命,具有专制的性质,最后被迫破产。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民主性的宪法性文件。
#
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 #
A.《钦定宪法大纲》 #
B.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
【答案】A
【解析】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p#副标题#e# #
10.现行宪法是( )宪法。
A.1982年
#
B.1975年 #
C.1988年
#
D.1954年
#
【答案】A #
【解析】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又于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定了三部宪法。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它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是一部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
#
11.我国宪法第一部宪法修正案是( )。
#
A.1988年修正案
B.1993年修正案
#
C.1999年修正案 #
D.2004年修正案
【答案】A #
【解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88年我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之后的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也都是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制定了——部宪法,形成了—~条宪法修正案。( ) #
A.5;28 #
B.5;31 #
C.4;31 #
D.4;28 #
【答案】C #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制定了4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先后四次采用修正案的形式对现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形成了31条宪法修正案。
#
1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A.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
B.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
C.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 #
D.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 #
【答案】C #
【解析】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14.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沙俄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
【答案】D #
【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和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918年制定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5.我国的制宪权属于( )。
#
A.全国人大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
#
D.全体人民
#
【答案】D #
【解析】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制宪
#
权属于全体人民。 #
16.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 )。
A.与会代表的3/4以上多数通过 #
B.全体代表的3/5以上多数通过
C.与会代表的3/5以上多数通过 #
D.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答案】D #
【解析】我国宪法的修改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制定,在表决时要求全体代表的2/3以上
#
通过。 #
17.最早的宪法出现在( )。 #
A.法国
#
B.美国
C.英国 #
D.德国 #
【答案】C
【解析】英国是资产阶级宪法的发源地,它在形式上是一种不成文宪法,主要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宪法性惯例构成。 #
18.下列选项中,( )不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 #
A.成文的宪法典
B.成文的宪法性法律 #
C.成文的国际条约 #
D.不成文的宪法判例 #
【答案】A #
【解析】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包括成文宪法性法律,成文的国际条约和不成文的宪法判例。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不存在成文的宪法典。#p#副标题#e#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
1.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
A.宪法的内容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
D.宪法解释和监督实施的主体与程序不同 #
E.宪法具有逻辑严谨的宪法法典 #
【答案】ABCD #
【解析】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高于普通法律的法律地位,相对于宪法的最高性,普通法律的内容具有具体性、效力低于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简单、解释和监督方面也不同于宪法的特点。但普通法律同样逻辑严谨。 #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
#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
B.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
D.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E.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 #
【答案】AB
#
【解析】在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的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
3.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
B.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
C.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
E.“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
【答案】CDE #
【解析】宪法的修改的提案主体是1982年《宪法》的规定;1982年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全面修改。我国宪法共经过了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第一次全面修改是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通过并颁布了1975年宪法;第二次全面修改是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78年宪法;第三次全面修改是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的宪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分别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共31条修正案。
4.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
#
A.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
B.在形式上,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
C.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
E.在时问逻辑上,宪法产生的时间比其他法律早
#
【答案】ACD #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决定其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②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③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权。 #
A.宪法 #
B.行政法规 #
C.法律
D.地方性法规
#
E.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AC
#
【解析】我国《宪法》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