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单选一题1分共30题,多选一题2分共15题)
#
1.教育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
D 1866年 ( C )
#
3.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
C教学规律 #
D教学原则 ( A ) #
4.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 。 #
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多选) #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主要方法
#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
D特殊方法 ( C ) #
7.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感受、鉴赏、创造美(多选) #
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 三种。(多选) #
9.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多选) #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
(2)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10.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
B.孟子
C.墨翟 #
D.荀子 ( A )
11.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B)
1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系统性
#
B能动性
#
C客观性
#
D主观性 ( B ) #
1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知 #
B情
#
C意
D行 ( A )
14.认知模式—皮亚杰 #
15.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 #
B中心地位 #
C主要地位 #
D重要地位 ( B )
16.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A )
17.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C ) #
18.古代中国:我国教育最早出现在夏代
19.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
20.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 ,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
21.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2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
23.“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荀子、华生、洛克(多选) #
24.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
2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专制性3.道统性4.刻板性5.象征性。(多选) #
26.古代希腊:雅典,以培养文学修养的政治家和商人。 #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授受关系 。 #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民主平等 的关系。
#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相互促进 的关系。(多选) #
2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多选)#p#分页标题#e# #
2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 ( C ) #
30.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 课程任务 来划分的。(多选) #
3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2.启发性原则:《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 #
33.循序渐进原则:《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绝” #
34.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墨翟
#
D.荀子 ( A ) #
35. 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多选) #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
36.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多选) #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
(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
(3)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 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
37.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多选) #
(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
(2) 同伴群体的影响;
(3) 师生的交互作用;
#
(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 社区的影响。
3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多选) #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
39.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经历哪些步骤?
#
要解决的问题如下:(多选) #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
(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
40.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多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4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
A有针对性 #
B因材施教 #
C抓住成熟期
#
D循序渐进 ( D ) #
42.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
43. 教学过程表现: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也叫主导的认识)(多选) #
二、简答:(共4题,每题5分)
1.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优点 #
含义: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
2.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
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4.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含义: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 上的特点。 #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p#分页标题#e#
#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 #
三、论述(共2题,每题10分)
#
1.举例说明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 #
1. 原则的含义: #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
2. 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
#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
#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 #
2.论述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
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
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
试题推荐:
#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小幼) #
模考: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模拟试卷(中小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