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育才中学校长刘根平:办学理念与目标

育才中学原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1983年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办。 它诞生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之初。 它位于蛇口半岛,与香港隔海相望。 2000年,由工业区划转政府,划归南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 2001年,初中与学校分离,育才中学成为公办独立高中。 2003年4月,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成立。 育才中学成为集团内七所中小学中唯一一所高中。 依托育才教育集团第一考试网,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
学校占地面积2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72平方米。 现有32个教学班,近1400名学生,其中近三分之一为住宿生,其余为走读生; 现有教职员工140余人。
学校首任校长为陈南贤先生,继任者为乔树德先生、王廷耀先生、曹延庆先生。 现任校长刘根平先生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硕士、博士。 博士生,南山区教育局研究员,育才教育集团校长。
#
二、办学理念和目标
育才中学在建校初期就确立了“教育第一”的理念,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建立了新的人才教育模式; 还提出了管理中的“德治”理念。
#
如今,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和谐”被视为教育追求的更高境界,是人类发展的更高目标。 它包括学校管理中的刚性与灵活性、强制与强制。 自治的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与生理、道德与知识、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和谐,师生个体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等。以新理念深化学校改革。 在教育目标上,提出“新三好”,即培养的学生是“学校的好学生、职场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精英,但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 育才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目前,学校师生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上南山区教育局,团结一致,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中而努力奋斗。 #
三、办学特色及成果
育才中学是最早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之一。 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与特区共同成长的历史,孕育了优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2006年主编的《高中课程改革的足迹》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高中课程改革实践论文集。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打造了“花雨季”、“春韵”等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生余秀创作的小说《花季雨季》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同名电影在育才拍摄; 春韵文学社是全国示范性校园社团,春韵网站被评为全国优秀特色网站; 英语戏剧俱乐部参加深圳“深圳杯”中学生英语短剧大赛并荣获“四连冠”; 学生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2005年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
积极推进特色教育,2002年实施“双特”工程,开设100多门拓展课程,并以“课程超市”的形式允许学生自主选课。 独特的“小班化”教学和拓展课程,以及科学竞赛班、英语特长班等实验的开设,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兴趣重点培养。特产。 学科特色明显。 外语、青少年阅读班、心理健康教育、游泳、排球等都是努才的优势特色课程。
#
育才中学历年高考成绩优异。 2004年至2008年,高考各项指标在全区处于优势地位。 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突出、专业突出的优秀学生。 青年科学院院士陈卓、《花季与雨季》作者余秀、《亲吻阳光》作者江雪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育才学子遍布世界各地。 有的就读于清华大学、北大等国内著名大学; 有的远渡重洋,到牛津、剑桥、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深造。 #
在2004年秋季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中,育才牵头承担了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被确定为课程改革实验样板学校和自我实验工作开展以来,已接待省内外近百组同事检查,在实验区学校中一直走在前列。其工作的各个方面。 广东省课程改革课题组专家莅临学校调研,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2005年3月召开的广东省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研讨会和10月召开的全国高中课程改革试点省区联席会议上,育才中学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得到充分认可,在全国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
育才中学在蛇口工业区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建特色学校,创造辉煌业绩,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特区内。 1993年被市教育督导部门评定为办学条件和质量优良学校,成为深圳市仅有的三所重点学校之一。 1994年12月,成为深圳市最早的省级学校之一。 2001年荣获深圳市学校效益奖。 2004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学校。 育才中学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已成为深圳教育知名品牌。 2007年12月,学校以高分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