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2)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3、质量成本概念的应用 常规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误的成本、外部失误的成本。低质量将导致较高的质量成本,主要表现在:时间和原材料的浪费,次品的返工,额外的原材料,进度拖延,组织

3、质量成本概念的应用
常规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误的成本、外部失误的成本。低质量将导致较高的质量成本,主要表现在:时间和原材料的浪费,次品的返工,额外的原材料,进度拖延,组织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损害等方面。生产与顾客服务的质量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生产率:减少废弃和返工,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维护、修理和退货保证成本;提高产品声望,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让顾客相信货真价实;价格高质量好,进而带来利润;容易招来新顾客,留住老客户,进而降低招来和挽留顾客的成本。
本项目的承包商往往忽视低质量带来的高成本,片面追求进度或者偷工减料,没有详细进行经济核算。实际上,低劣的工程质量已经使他们招受了损失:一次验收合格率很低,经常返修,甚至返工,浪费了许多时间和人工;由于返工耽误进度,工程的周转材料租金等费用相应增加。由于承包商没有制定质量和人工费的相关制度,干好干坏一样支付人工费,一方面导致工人质量意识差,工程质量差,另一方面对承包商来说,既耽误了工期,需要赔偿业主损失,又加大了施工成本,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承包商的信誉造成损害。因此,严格控制质量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不仅是业主的要求,同时也是承包商自身利益的所在,监理工程师在后序工作计划中准备提出这样的口号:质量就是金钱,质量就是效益,督促承包商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关心质量、重视质量。
二、改进单一的质量验收表格
本项目的工程质量验收采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验收记录表格,包括隐(预)检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等。所有这些表格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留下验收的结果记录,很少反映施工过程的质量,而且留下来的一般都是合格的记录;只能用于质量的最终验收,反映建筑工程的产品的质量,不能用于对质量进行过程控制,无法体现PDCA循环的质量持续改进过程。更不能反映出施工过程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的原因规律和改进方向。为此,建设监理工程师采用如下一些质量控制工具对目前的监理工作进行改进。
1、帕雷托规则(图表)的应用:
帕雷托规则又称80:20规则,是一种重要的优先程度排序技术,应用于质量管理领域这一规则的含义就是:80%的真正问题是由20%的潜在问题引起的,或者说:80%的质量问题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就质量管理而言,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确切地说应该找出一部分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来源,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能解决为数不多的质量问题的根源,就能大大地减少失误,从而保证大部分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本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针对现场施工情况,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经过召开质量专题会,共同研究认为存在如下质量问题:
(1)、砼表面平整度超标,后浇带两侧边缘砼平整度误差达到26mm;(2)、砼外观质量差,接缝处砼高低差达5mm;(3)、砼表面出现麻面,漏振严重,如IV区3段核心筒;(4)、砼圆柱表面裂缝问题较为严重,如III区1段地下二层独立柱;(5)、构件断面控制不好,尺寸误差大;(6)、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准;(7)、梁柱节点钢筋位置偏差过大;(8)、钢筋下料长度不足;
对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各单位发表了意见,归纳起来可以有几十条的原因,单就(4)III区1段地下二层砼独立柱的裂缝原因,就可以有如下之多:
(1)、砼塌落度较大;(a)
(2)、砼的材料配合比有问题,水泥用量过高,产生水化热过高,砼柱内外温差过大;(b)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2)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电路施工工艺流程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2)”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