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辅导:民用住宅建筑防雷设计浅谈
一、住宅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我们在着手建筑物防雷设计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中,对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二、三类防雷建筑,还取决于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N. N=K.Ng.Ae其中Ng=0?024Td1?3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K—校正系数,一般情况取1?0 Ng—建筑物所在地雷击大地年平均度(次/Km2.a)
Td—年平均雷暴日(d/a),茂名市区取80(d/a)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等效面积(Km2)
L—建筑物长度(m)
W—建筑物宽度(m)
H—建筑物高度(m)
计算结果见下表:按照《规范》,以上类型的民用住宅年预计雷击次数均大于0?06次/年且少于0.3次/年,因此均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接闪器的设计宜利用避雷带与避雷小针相结合组成接闪器系统。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Φ12,由Φ12间距为 15米高为0.2米的支持卡固定于屋面、墙壁及楼梯顶上,同时在屋面阳角处及梯屋顶四角上另加设Φ16,高 0.5米的避雷小针,并在屋面加设不少于20米×20米的避雷网格。这样的设置,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惠,而且实践也证明防雷效果非常理想。
三、接地装置引下线设计利用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线(Φ≥12),利用建筑物基础作自然基础接地体,不仅可以节约钢材,而且比较安全。引下线主筋从上到下通长焊通 ,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焊接,并分别与各层板筋、梁筋及桩笼纵筋、螺旋箍筋、地梁面筋焊接通,构成一完整的电气通路。
利用建筑物钢筋做为引下线在施工时,应配合土建施工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专业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
由于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是从上而下连接一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测试接地电阻,需在柱内做为引下线的钢筋上,距室外护坡0.5米处的柱子外侧,另焊一根圆钢(Φ≥10)引至柱外侧的墙体上,做为防雷测试点。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Ω。具体做法详见图4、6.
四、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装置,具有经济、美观和有利于雷电流场流散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等优点。由于我市住宅大部分均是采用人工挖孔柱基础,条件符合《规范》3.3.5条第二款,混凝土内基础也能满足利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的要求,因此建议推广使用。
利用柱基础作接地体时,对建筑物地梁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梁内的主筋要和柱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并要把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成一个环路,这样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成一个联合接地体,而且地梁的钢筋形成一个很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4Ω。详见接地基础平面图1、2、3、4.
五、等电位连接及防雷电波侵入这部分过去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新规范时等电位及防雷电波侵入有明确规定,因此该部分应十分重视。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二级建造师辅导:浅谈未来电能质量国标发展趋势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辅导:对BOT项目建设管理三要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