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威教授新著中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论集出版,引发业界关注

今年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岛屿、礁石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是中国政府第五次对南海诸岛命名; 《孟全州口述《更路卜》》应该是《孟传周口述》《现代路线书》……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伟教授近日出版了新书《孟传周口述》 《南海诸岛历史地理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业界关注。 #
本工作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专项()的成果之一。收录了刘南伟先生1975年至2023年发表的14篇学术论文,汇集了散落在各类学术论文中的观点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包含许多新的观点和提法。新概念、新发现、新认识、新材料,是90岁高龄的刘南伟先生研究南海诸岛历史地理的代表作。 #
全书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国南海诸岛》、《南海诸岛的产生——由珊瑚礁构成的南海诸岛》、《优越的热带海洋环境》和《散布在中国腹地的四大沙岛》四篇文章。南海”。这些文章主要介绍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动植物种类以及各岛礁的面貌及其形成过程。例如,刘南伟先生这样形容南海诸岛:“南海‘袋形虚线’内,有岛屿、沙洲、礁石、沙滩310多个。这些岛屿、岛屿、礁石、沙石、浅滩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诸岛常年高温,南海无冬天”。是蔚蓝大海的绿洲,也是海鸟的天堂。”
第二部分包括《南海诸岛古地名》、《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地貌与琼人俗名研究》、《南海琼人俗名研究》四篇论文。南海诸岛”和“我国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命名”。这些论文从地名的角度出发,考察分析了我国南海诸岛古地名和琼人俗名(地名或渔人名)的历史渊源。他们以历史证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对我国来说是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例如,刘南维先生引用东汉杨符在《异物》中的记载:“海潮汹涌,水浅多磁铁”和唐代徐建等人的记载。 《集学集》卷五、石九记载有“石塘、石床”等,书中收录了大量有关南海诸岛地名的文献和图片,无不体现了我国人民具有最早、最长的命名历史南海诸岛。 #
第三部分包括《解读海南》、《无与伦比的海南》、《海南的历史价值》三篇文章。这一部分除了介绍《更录部》记载的背景、形成过程、名称由来、主要版本和琼人俗名外,还包含了刘南伟先生研究团队的许多新发现。例如,刘南伟先生指出:“其中,孟传稠口述的《更录部》,在相关出版的书刊中,被称为孟全洲口述。”华南师范大学地球科学院等人2023年上半年实地考察时采访了孟传稠的侄子孟旭武。他的侄子说他的叔叔不叫孟全周,而是孟传冲,并提供了家谱证明,于是这本书就更名为孟传筹口传祖传《西行南沙水道》。
第四部分包括《南海诸岛地名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正式命名》和《中国渔民使用的地名》三篇论文。刘先生是我国南海诸岛标准地名审批的亲身经历者。他研究南海诸岛近50年,熟悉南海诸岛的地名和《更录部》中的相关研究资料。他在这些论文中阐述了南海诸岛命名的原则和历史意义,以及中国政府命名南海诸岛的方法和内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部的“最新公告”。资源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年4月19日发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岛屿、礁石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这是中国政府第五次对南海诸岛进行命名。”
#
本书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教授作序。刘云刚在序言中评价道:“刘南伟教授从事南海诸岛历史地理研究近50年,笔耕不辍,可以说是一代伟人的典范。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学者,我知道这本专着是最好的,但没想到你的每篇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 #
该书出版后,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英表示:“当前南海局势是中美两国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研究的海域。您的专着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将现代与历史进行比较将有助于分析不断变化的趋势。”该出版社《科学》主编吴三宝评价:“尊所著散文集,生动详实。”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极具说服力。是捍卫南海诸岛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珍贵文献。”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肖凌指出:“本书提到的‘六新’对于读者来说是系统的、准确的。”为理解南海历史地理学术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本书的公开出版发行,对于在南海弘扬中国海洋文化、维护我国在南海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作者: #
刘南伟,祖籍广东大埔,1931年11月出生于广州。1953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现任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986-1998)。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古代航海天文学、南海群岛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1979-1982)、系主任(1983-1992),兼任佛山大学地理系首任主任(1984-1985),广东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兼自然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科学三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普及。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90-1994),全国师范院校“地球概论”教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1991至今),曾任广东省地名委员会顾问组成员(1986-1994年)、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85-1995年)等职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1990年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公开出版《自然地理学》、《地理景观》、《南海诸岛》、《中国南海诸岛地名手稿》、《中国古代航海天文学》、《航海天文学》、《中国北回归线标志》 》、《澳门自然地理》等图书、教材20余部,其中单独作者和第一作者15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