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金融业态复归:财政金融结合与影子银行乱象的影响

2024-06-2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从市场因素来看,投资者对银行的依赖性更强,规避风险;而其他非银金融、证券、资管等行业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也受到制约,导致有融资需求的市场主体回归传统银行信贷。对此,李扬表示,“过去我们金融发展的一条路径,就是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现在金融萎缩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萎缩。因此,市场信贷收缩的结果,就是资金和融资向风险较低的行业收缩,银行的作用就相对凸显出来。

#

李扬进一步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讲了如何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如何做压舱石,小银行要限制,但民营银行没有提到。这个局面现在应该说是确定的,以后我们也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个人觉得这个比较符合中国的制度,可能也是我们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这其实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融业的发展都会面临比较严格的金融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金融业未来的发展会是一条收敛的路径。安邦智库的研究员曾提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基调意味着未来国内金融业将面临强监管时代,金融监管更严、更广,金融自由化趋势面临终结;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业发展的路径更加集中。 #

在安邦智库研究员看来什么是金融业,在严峻的风险防范形势下,国内金融业的回归和收缩无可厚非,但金融业的发展显然不只是回到银行业“一统天下”的过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提出国有银行要“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提到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培育一流的投行和投资机构”。这意味着金融业的发展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在各种“创新”中迷失方向后,需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所以,在“回归”银行业化解各种风险后,中国金融业还需要思考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什么是金融业,如何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给出答案。

#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始终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放开和金融创新的一个方向,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内容,目的就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从这一点出发,国家不断推动以实现各类直接融资业务为重点的各类金融业态的发展。包括券商、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其实都是依托银行业,在过去10年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和乱象。正如李扬所说,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这些金融业态和模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利用新业态作为银行进行政策套利的马甲和渠道,从而带来了风险。因此,未来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摆脱“趴银行赚钱”的习惯性思维,回归不同业态的金融本源。 唯有这样,各种业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

最终分析结论: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近日表示,中国金融业总体呈现“回归”以银行业为主导体系的趋势。目前的“回归”趋势不能简单判断,而是需要适应这个环境。金融业的发展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面临融合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