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焦点访谈报道汉寿破获出国务工诈骗案,警惕高薪诱惑

2024-06-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栏目

在专题“出国工作?小心被骗”中

#

我局人边大队窗口民警用敏锐的眼光识别出骗局

#

避免损失

#

经侦大队根据移送的线索立案侦查

#

以出国工作为幌子的诈骗案

#

集中报告 #

6 月 12 日 #

人民公安报刊登报道

#

《汉寿破获境外就业诈骗案》 #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招聘出国务工人员的广告,有的去新西兰当挤奶工,有的去澳洲摘水果,还有的当清洁工、超市理货员,号称月薪能达到两三万,听起来十分诱人,而且招聘人员还承诺没有门槛。应聘者只需要缴纳一万五到几万元不等的报名费,然后就可以坐等出国工作拿高薪了。这些打广告的劳务中介公司往往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和宽敞漂亮的办公室,能信得过吗?

#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出国打工”几个字,就会看到很多相关信息,这些网站大多说出国打工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可以在各大发达国家办理,工资高,福利好。 #

今年2月,在北京工作的袁先生被网上一则招聘广告吸引,支付了1.6万多元,与一家名叫“中国国际”的公司签了合同,该公司承诺在60个工作日内帮他办理赴澳签证,让他可以出国工作。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但签证至今未发。

#

感到困惑的并非只有袁先生,该公司其他客户也曾在网络平台上投诉过相关问题。一位郭先生称,去年9月,他和朋友分别向该公司支付了16500元,约定由该公司帮他们办理商务签证、安排赴澳工作。在承诺期限过后,中国国际的工作人员却要求他参加所谓的网络面试#

郭先生称,公司告知他面试失败无法在澳洲工作,如果想转国还需要缴纳其他费用。郭先生和朋友不愿意再等了,但他们都在江苏工作,想联系公司办理退款,但对方迟迟没有回应。 #

袁先生和郭先生的经历也让记者感到疑惑,记者找到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中国国际劳务公司了解情况,走进公司看到办公室里挂着很多国家的国旗,看起来很国际化,公司也挺大,听说记者来是想了解郭先生的业务情况,可惜负责人不在。 #

那么,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根据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机构必须经省级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要求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人民币,以保证公司实力。在商务部官网上,可以直接查询全国各省市具有相关资质的对外劳务合作机构完整名单。根据记者查询,全国国际劳务公司并不在名单之列,也就是说其不具备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资质,而且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也不包括“对外劳务派遣”,他们怎么能派人去国外工作呢?

#

办公室里摆放的证件是一家名为辽宁恒智国际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为了防止他人冒充其资质,证件上明确写明“仅供本公司员工使用”,还印有该公司的验证电话。记者根据这个号码联系上了辽宁恒智国际劳务合作有限公司,但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并不认识中国国际。 #

法律上讲,一家有资质的公司无权授权另一家公司从事相关业务。辽宁公司也表示正规出国劳务中介查询,他们没有派人去澳洲当普工。所谓中国国际安排人员去澳新当普工收取一万多元介绍费的说法,完全是虚假和欺骗。 #

对此说法,中国国际是如何回应的?该公司在辽宁的资质证书又是从何而来的?记者要求采访,但中国国际拒绝了。 #

其不仅盗用其他公司的资质,还利用一些客户对海外签证的不了解,做出虚假承诺,声称办理澳洲商务签证,但据澳大利亚大使馆网站介绍,所谓的商务签证只允许持证人进行短期商务访问,包括出席会议、进行商务谈判或会谈,并不包括非技术性普工。 #

近年来,类似涉及出国就业中介服务的诈骗屡见不鲜。去年底,湖南省汉寿县的刘某宣称可以帮人出国打工,在向近百人收取3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介绍费后,便无所作为。警方在收集受害人证据后,于今年4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刘某承认,自己根本没有出国项目。

#

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法院还宣判了一起境外劳务诈骗案,被告人李某博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李某博等人利用北京劳务派遣公司名义开展经营,在网站上发布赴澳、新西兰等国就业的招聘信息,与求职者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平均向每人求职者收取3.35万元,最终骗取269名受害人共计970余万元。检察官还总结了该类诈骗案件的几个特点。 #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潘红梅:“一是通过网络实施,受害人遍布全国;二是制造公司资质很正规的假象,是一种短期诈骗。等到办理期限过了,受害人发现还没办完,开始查询,等到他们怀疑被骗的时候,本案被告人已经潜逃。”

#

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公司和个人能够诈骗成功,主要依靠的是各种诈骗手段。短期诈骗、移动办公是这类中介公司的惯用伎俩。根据我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市场主体跨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变更住所或主经营地的,应当在迁入新住所或主经营地前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然而,这些境外劳务公司中,很多公司在注册地并没有办公场所。一家名为昆昌宏锦的公司注册地在北京通州,但实际办公场所在朝阳区,而另一家名为中泰聚信的公司注册地在海淀区,但实际办公场所在朝阳区。记者发现,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上并没有“对外劳务派遣”的经营项目,也不具备在商务部备案的资质。

#

在网上联系时,他们向客户提供电子版的就业合同,以高薪吸引客户,但真正签订纸质合同时,却变成了佣金代理合同,为客户提供签证、咨询等服务,对职位只字未提。他们提供的职位具体在哪里?哪个城市?几乎没人能回答。

#

这种通过网络进行的短期诈骗,隐蔽性极强,同时这些公司往往将自己包装得十分正规,欺骗了不少急于打工挣钱的人。在广东工作的刘先生今年1月在网上看到厦门鼎冠航通劳务公司招收出国打工的广告,便专程到该公司进行考察。考察后,刘先生选择去新西兰做别墅看护工。结果,交了钱之后,国内没给钱,公司先搬走了。

#

这类中介公司惯用的手段还有“打大旗,藏大器”。一家名为四海国际的公司工作人员在朋友圈中自称是商务部协会会员,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下属的国际人才交流委员会已在公司正式揭牌。但记者从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官网上查询发现,服务贸易交易会下设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并没有国际人才交流委员会。记者到公司了解情况时,发现门口的招牌又不见了。

#

其实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在商务部门登记的任何正规资质,只是挂个虚假的组织牌子就出去谈合作、招商、发展代理商,向客户收取高额费用。 #

尽管存在漏洞,但这些公司仍然生意兴隆。在高薪的诱惑下,客户不断远程支付账单,他们不断发出合同。一些从外地前来考察业务的客户也被这种前景所诱惑。

#

这些所谓的出国劳务公司,正是利用了劳务人员出国工作心切、对海外信息不了解的心理,编造出来的谎言,虽然漏洞百出,但还是有很多人上当了,不仅没有找到工作,还浪费了中介服务费。对付这种骗局,其实很简单,不管中介吹嘘得多么夸张,先看看公司有没有在商务部备案的正规资质,如果连资质都没有,那不就是个泡影吗?十有八九正规出国劳务中介查询,他们不是真心帮你找工作,而是觊觎你口袋里的钱。这些搞欺诈、超范围经营的公司,相关部门难道不应该严查吗? #

窗口警察心系群众 #

以真诚、热情和关怀

#

帮助普通民众及时止损

#

负责该案的警察公正执法 #

坚守初心、履行责任、担当使命

#

快速侦查、快速处理,体现警方的责任感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