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外中东学院“翻译中国”汉阿高级翻译夏令营纪实

今年“翻译中国”
#
汉阿高级翻译夏令营纪录片 #
今年7月25日至30日北二外翻译学院,北京国际学校中东学院成功举办今年“翻译中国”汉阿拉伯高级翻译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依托侯宇翔教授的汉阿拉伯高级翻译教程课程虚拟教研室和魏其荣教授的北京大学优秀本科教育团队“阿汉高级翻译本科教育团队”项目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线上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同伴辅导和营员破冰活动。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翻译为基础并从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为会员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
(夏令营活动回顾视频) #
7月25日 #
北京语言大学罗琳教授做了题为“翻译——向中东讲好中国故事”的讲座。 讲座中,罗老师使用了大量的例子。 讲座不仅涵盖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中国故事”的定义、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向中东讲好中国故事的条件、外语专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内容。那么,还包括机器翻译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机器翻译在阿拉伯语中的应用等等,全面教会营员们如何向中东讲述中国故事。 营员们受益匪浅,反响热烈。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齐明敏教授做了题为“汉阿翻译中的句子结构重组与自我修正”的讲座。 齐老师从微观技能入手,通过切句、并句、补充、转移、重复、重置词序等策略,教会营员们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重组汉阿句型; 对于自审部分,齐老师建议营员们要努力提高双语甚至多语能力,善于利用工具进行“自审”,保证翻译质量; 同时,齐老师希望学习翻译的营员们要勇于进取,扩大阅读,勤于实践,打牢基础。
7月26日 #
7月26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宏义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古典文学外译”的讲座。 张老师首先给营员们讲授“什么是文学翻译”。 随后张老师列举了丰富详细的例子,讲授了中国文学特有的文学特色和中国儒释道融合的思想特点,并结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教营员们指定翻译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策略。 最后,张老师与营员们分享了他翻译古诗词的个人经历。 张老师指出,译者首先要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感受; 第二,尽量接近原文,但又带有诗意; 第三,应与民歌、顺口溜等类似,但又不能过于飘逸、飘逸。 第四,如果是押韵诗,尽量保持节奏。 #
7月2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做了题为“从美少年诗歌翻译开始”的讲座。 薛老师首先朗读了一首阿多尼斯的诗,然后从“翻译的本土化”和“翻译的异化”两个维度,教导营员们如何在中阿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指出要尊重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出地道的翻译。 讲座结束后,营员们踊跃提问,薛老师耐心解答了营员们的所有问题。 #
7月27日 #
7月27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当代政治文学阿拉伯语翻译策略”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侯玉祥院长首先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方向,即翻译的主观性、翻译的功能性和翻译的科学性。 随后,营员们了解了时事文本的定义基础,并从词汇层面、句子结构层面和修辞层面介绍了当代中国时事文本的语言特征以及当代中国时事文本的翻译原则。文本,即:忠实于源语言,使用准确的语义转换是根本; 为观众服务需要读者的正确理解。 最后,侯院长从语义转换、句子结构和修辞格三个层面阐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本的翻译策略,并分享了直译方法、解释策略、转换策略、融合省略、无主语从句的处理以及“是”。 ” 单词结构和排比等实用策略。 #
7月27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郭子健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政治与外交口译》专题讲座。 郭先生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政治外交口译的类型,然后分享了政治外交口译的要求,即准确性、政治敏感性、“度”的把握、翻译的严肃性以及对政治外交口译的考量。演讲者。 等待。 最后,郭老师与营员们分享了如何做好政治外交口译工作,提醒营员们完善知识体系,扩大词汇储备,搞清楚“度”的把握,注重词性和程度、打牢基础,提高心理素质。
#
7月28日
#
7月28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东学院马涛博士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汉译阿过程中典故和隐喻的处理”的讲座。 马涛老师首先介绍了“典故”和“隐喻”的定义,然后带领营员们讨论了“译者在翻译典故和隐喻时到底翻译什么?”的问题。 随后,马涛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为营员们分享了实用的翻译方法和隐喻图像处理策略。 #
7月28日下午,大连外国语大学东方与非洲语言学院李培博士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文化差异对阿汉翻译与范文研究的影响”的讲座。 李老师首先通过中阿两国的比较,向营员们展示了中阿文化差异如何在语言中体现:汉语注重内部语义关系,阿拉伯语注重外部语法形态; 汉语注重直观形象思维(主观理解),阿拉伯语注重直观形象思维(主观理解)。 语言需要严格的逻辑思维。 接下来,李老师指出了翻译的要点,即注意长句与短句、精神与形式、主语与宾语、主动与被动、整体与核心等。最后,李老师带领营员们欣赏范文。
#
7月29日 #
7月29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副院长魏启荣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口译理论指导下的阿拉伯语口译实践”的讲座。 讲座伊始,魏老师首先向营员们分享了她丰富的翻译经验,然后通过《逃离母语外壳》带着营员们领略了汉语和阿拉伯语原语对翻译的影响。 《解释论》; 随后,通过讲解习主席部分成语、成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和谚语翻译策略,带领营员进行口译练习; 最后,魏老师与营员们分享了在AI人工智能翻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成为一名口译员。 一位“热情、负责”的翻译为营员们解答疑问。 魏老师的讲座以“雨课堂”的形式进行,并通过弹幕内容互动与营员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 #
7月29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崔其亮副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与信息素养培养与实践》讲座。 首先,崔老师向营员们介绍了信息素养的相关概念。 随后,崔老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语文学专业教学指导意见(下)——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外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 最后,崔老师通过案例向营员们分享了如何轻松创建单语语料库、如何将原文和译文变成平行语料库、如何在Word中快速翻译、如何轻松审阅Word原文和译文。翻译后的文本,以及如何结合术语将翻译插入到原文中,以及单词翻译术语一致性检查和报告。 #
同行评论和指导
7月25日下午至28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毕业生刘子伟、李灵曦、周晨富、徐达分别带领营员们进行破冰活动和同伴评述及练习。 高年级学生分享了翻译和学习阿拉伯语的经验和感悟,并一一解答了营员们提出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翻译技巧、学习方法等问题。
#
营结业仪式 #
7月30日下午,夏令营闭幕式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东学院副院长魏启荣教授首先感谢营员们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东学院的关注以及他们对阿汉高级翻译事业的支持。 支持。 同时北二外翻译学院,我也要向参与本次夏令营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以及全程陪伴营员的郭静宜博士、徐达博士表示感谢。 随后,全体营员观看了夏令营活动视频回顾。
随后,魏启荣教授公布了优秀营员名单。 大连外国语学院严琳、西安外国语大学卢敏同、西北师范大学胡巨然、大连外国语学院杨若涵、西安外国语大学马文娟、浙江工商大学法正、四川外国语学院任璐、大连外国语学院张恒荣获北京第二届外语学院中东学院“翻译中国”汉阿高级翻译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 #
最后,营员们分享了参加夏令营的感悟和收获,并向组织本次夏令营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魏启荣教授也对营员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取得的学习成果表示祝贺。 他还引用了侯玉祥院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让我们互相成就,追求卓越!” 闭幕式在所有露营地举行。 活动在会员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全体营员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营员们对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