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模拟题及解析10

2011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模拟题及解析10
#
1、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选用( )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 ),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 )m。
A.3.5;3.75;3.5 #
B.3.0;3.5;3.0 #
C.3.5;3.75;3.0 #
D.3.0;3.5;3.5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
提示:我国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载重汽车所占比例较大,为了确保安全,车道常划得较宽。小型车道宽选用3.5m,大型车为3.75m,支路车道大于等于3.0m。 #
考点: #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6:机动车道; #
1.车道宽度:宽度决定于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横向的安全距离。 #
(1)车身宽度:大卡车2.5m;大客车2.6m;小汽车2.0m。
#
(2)横向安全距离:决定于车辆在行驶时摆动、偏移的宽度,以及车身与相邻车道或人行道侧在边缘必要的安全间隙,同车速、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交通秩序等因素有关。一般可取为1.0~1.4m。
(3)车道宽度: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道宽度选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m;供沿路边停靠车辆的车道为2.5~3.0m。 #
2.机动车道一个方向的通行能力: #
在多车道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又无分隔带,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高,而并列于其旁的车道,通行能力则依次逐条递减。 #
3.机动车道宽度: #
理论上等于所需要的车道数乘以一条车道所需宽度。根据设计交通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先大致估计一下车道数,然后以行驶在该路上的主要车辆,按一定的交通组织方案考虑车辆在横断面上的组合方式,初步确定出机动车道宽度,由此,求出机动车道的总通行能力与要求通过的设计交通量相比较。如果两者相适应,则此组合方式需要的总宽度即为设计的机动车道宽度。
#
双向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一般车行道两个方向的车道数相等,车道总数为偶数,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奇数;同一路线各段在城市中所处位置不同。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强求一致;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经验的规定:双车道一般7.5~8.0m;三车道10.0~11.0m;四车道13.0~15.0m;六车道19.0~22.0m。
2、污水量预测与计算时,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 #
A.95%~98% #
B.90%~95%
C.60%~80% #
D.70%~90%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
提示:生活污水量一般少于生活用水量。 #
考点: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考点7:污水量预测和计算;
1.生活污水量
居住区的生活污水量,一般可采取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定额,若室内没有卫生设备,流入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往往要比用水量少。一般污水排除率可达85%~95%。
2.工业废水量 #
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种,应分别估算。生产污水量根据各工厂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过程来决定,要由工厂提供数值。生产废水可由雨水系统排除或重复使用。排除率可达75%~95%。
3.雨水量
根据降雨强度、汇水面积、径流系统数计算而得。
4、重现期为50年的洪水,其频率为( )。防洪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的大一些,一般为( )倍的设计水面宽。 #
A.2%;2~4 #
B.2%;5~8
C.5%;2~4 #
D.5%;5~8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洪水重现期与频率成倒数关系。防洪堤转弯半径尽可能大一些,力求避免急弯和折弯。 #
考点:
第八章 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 ☆☆☆☆考点6:城市防洪工程规划; #
1.城市防洪防涝对策
#
对于洪水的防治,应从流域的治理入手。对于河流洪水防治有“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的原则。 #
2.城市防洪、防涝标准 #
3.防洪、防涝工程设施规则 #
主要由堤防、排洪沟渠、防洪闸和排涝设施组成。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潮)水位0.5米以上。堤线的转弯半径尽可能大一些,力求避免急弯和折弯,一般为5~8倍的设计水面宽。
5、栅格数据一般也称图像数据,( )也常称像素。 #
A.网格的单元
#
B.属性数据 #
C.线元 #
D.面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提示:栅格模型就是将所考虑的地理空间划分成有规则的网格,网格的基本单元通常是固定大小的矩形,空间事物按其在网格中哪一行、哪一列、取什么值表示。在栅格型的数字化地图中,点在网格中占据一个基本单元,线由一系列单元联结成锯齿状折线,面的边界也是锯齿状的。
#
考点: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考点3:GIS数据储存与管理; #
GIS所储存的数据为:属性表、栅格图像、矢量图形。
#
矢量模型与栅格模型相比较,数据量小,位置精度高,数据结构复杂,点、线、面相互关系丰富,数据输入条用手工数字化、野外实测、栅格转换成矢量,数据更新是局部的,投影变换较容易,绘图输出精细,形式丰富;对TIV模型可以三维表达,适用于大比例、边界明确的事物。 #
关系模型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一条记录,每一列代表一种属性。 #
拓扑结构便于数据更新,保证质量,便于空间分解,但也带来软件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