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自主招生真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即便充分了解自主招生政策,也还是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以为只有奖学金才能申请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严格按照招生条件招生的。
本文结合以往的申请经验,总结了自主招生几个不为人知的真相,其实自主招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1. 未获得任何奖学金的考生仍可参加自主招生
#
在很多刚接触自主招生的家长和考生眼中,奖学金是报考自主招生的必备条件,其实没有奖学金也还是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很多高校都明确表示,认可单科成绩优秀或者综合成绩优秀的高校。
#
比如我女儿奥数英语只得了一等奖(这个可以忽略),通过了人大初审,最后得了30分,当然是光着分考上人大的,初审通过的原因只有一个:成绩好高考自主招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
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五大高校、北航录取分数线高,考试难度大。
自主招生要求最高的大学有哪些?肯定是清华北大、全国五大高校、北航了。自主招生不仅入学要求高,而且考试难度也大,一般都是竞赛或者高考题级别的。
达不到获奖要求的,不仅初审难以通过英语作文,即便通过,在最后的笔试中也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比如中国科大的笔试考的是数学和物理,每年有一门课的难度堪比大赛复赛,另一门课的难度甚至比高考还要大。 #
3. 大学录取并不严格遵循招生简章中的条件
每年高校的录取要求总是让不少考生望而却步,不符合要求的不敢报,符合要求的又不想报,结果高校只能降低初审标准,让要求稍微低一点的考生也能顺利通过初审。
比如西南大学要求省二等,其实省三等,初审很容易过。2023年我看到有人数学市一等(假省一等)通过初审,综合成绩只超一本线或者一本线20分(这个要看复试分数排名,前40%打折到一本线高考自主招生,剩下60%打折到一本线超一本线20分)。西南大学要求的奖励有点虚高,真正的省二等一般适用于中低水平的985大学!
4. 大多数大学入学要求“虚高” #
高校不严格按照录取标准录取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制定的录取标准“虚高”,为了招收更多优秀学生,高校可能会制定更高的录取要求,很多优秀考生不敢报考,最后初审的时候门槛才会稍微降低一些。
五大学科竞赛是最有力的证据
#
自主招生认可的奖项种类较多,很多家长和考生对院校的认可感到困惑,有的考生可能会选择参加一些非热门的比赛,最后拿下国家级的奖项。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只有五大学科竞赛才是最有力的证明,虽然备战竞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它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6.对于文科生来说,综合成绩+文科竞赛更有说服力
对于文科生来说,综合成绩第一,文科奖励第二,如果综合成绩好,即使没有奖励,也有机会获得独立招生的资格。 #
举个例子:我是文科生,没什么硬性奖项,通过了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初审,要求是三年保持前三五成的成绩。我的重点是社会实践材料的准备,准备了相应的照片和报告,大概三份吧。当然,申请的诚意也很重要。
#
7.参加化学、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不限报考相关专业。
部分重点大学可能有这样的要求,但不是所有大学都有,一般来说,除了顶尖大学,其他大学都没有严格的限制。
除化学相关专业外,考生还可报考化学竞赛的大部分工科专业,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等。 #
生物学竞赛不仅适用于生物专业,也适用于医学和一些工科专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
8.部分高校优惠政策与奖励等级相关
#
很多高校都有与奖项级别相关的优惠政策,级别越高,优惠幅度越大,尤其是针对获得五大学科竞赛一等奖的考生,各学校都拿出了丰厚的奖励来吸引这些考生。 #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全省排名第一的考生免除笔试;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后直接降分至一本线。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其优惠政策均与考生报考条件挂钩,五大学科竞赛排名第三的考生可优惠60分,全省排名第一的考生可优惠40分,全省排名第二等考生可优惠20分。
一般而言,这类大学是优秀竞赛生最好的后备学校。
#